A03: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李小英是崇明港西镇北双村留守孩子的“爱心妈妈”,她说——~~~
李小英是崇明港西镇北双村留守孩子的“爱心妈妈”,她说——~~~
     
2014年08月18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小英是崇明港西镇北双村留守孩子的“爱心妈妈”,她说——
孩子好家庭就好 家庭好社会就好
朱全弟
■ 李小英(中)与村里孩子聊天,关心他们的成长 本报记者 孙中钦 摄
  人物小传

  李小英,中共党员,1957年2月出生,崇明县港西镇北双村村委会主任,从农村妇女转任村干部,扎根基层30余年。

  李小英获得的荣誉有:2012-2013年度上海市十大杰出志愿者、全国计划生育协会先进个人、上海市优秀世博志愿者、崇明县“三八”红旗手、崇明县优秀平安志愿者等。

  本报记者 朱全弟

  做大事的人理应受到景仰,但是,把小事做好、做到极致的人一样值得推崇——崇明港西镇北双村的李小英把看起来婆婆妈妈的寻常事、繁琐事做成了关乎社会的大事情,给人启示。

  她有句名言:“帮一个孩子,就是帮一个家庭;帮一个家庭,就是帮一个社会。孩子好了,家庭就好了;家庭好了,社会就好了。”也许,李小英做的那一件件小事情,可能有人觉得微不足道,但是堆砌叠加起来,成为社会问题,谁还能说小事情不要紧?

  主动当上“爱心妈妈”

  乍见之下,李小英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样子,然而,举手投足就显露出她的能干来。她热情爽朗,话语中洋溢着自信。

  她在村里当过妇联主任,后来当了村委会主任。

  过去的崇明农村,生活艰辛。接受媒体采访的李小英侃侃而谈,而且说的都是家常话。她有培养儿子的成功经验:她每天清晨5时起来,骑自行车45分钟把儿子送到县城南门。先是西门中学、后来是崇明中学。冬天,路上来回不便,就租借房子半年。就这样坚持了5年。儿子后来考上复旦大学,如今在一家外企工作。

  说到儿子,李小英不仅是欣慰,而且信心大增——她把这个经验用来帮助村中的留守孩子,还用儿子的经历引导孩子们积极向上,争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最初迈出的一步,始于10年前的走访。当时担任村妇联主任的李小英走进一间破旧不堪的老屋,里面就一个灶台、一张床铺和桌子凳子,再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60多岁的老奶奶穿着寒酸的衣裳,七八岁的男孩小强,眼神里流露出胆怯。孩子的母亲去世,父亲离家出走,一老一少相依为命。

  回来后,李小英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当天晚上,她与家人商量,第二天就和小强结对,李小英要用母爱温暖孩子的心,帮助他成长。此举也是后来人们总结才发现:李小英当起了崇明岛上最早的“爱心妈妈”。

  有妈的孩子和没妈的孩子是不一样的。在李小英无微不至的关心下,小强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去年,小强以优异成绩考进崇明中学。拿到通知书的那天,已经成了大男孩的小强,扑到李小英的怀里,动情地叫了一声“小英妈妈”,接着喜极而泣。 

  帮一人就是帮一家

  培养儿子是应该的,但帮助小强成才,李小英的母爱也随之升华了。村里有些孩子的父母远离家乡,他们像小强那样平时与老人相伴。他们在寂寞中留守,在孤独中生活。李小英深知,靠自己一个人忙不过来,于是,她走访全村,发动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志愿者参与,并积极寻求上级部门支持、企业以及社会的帮助。

  2011年11月,崇明县成立了全县第一个关爱留守儿童、特殊家庭孩子的工作站“小英工作站”。

  现在,崇明港西镇北双村有一支30多人的志愿者队伍,甘为留守孩子守护成长之路。村委会专门腾出一间60平方米的办公室作为工作站的活动场所,为每一个孩子建立了《成长日记》。“小英工作站”与33名孩子结对,生活上帮一帮、学习上补一补、心理上聊一聊、情感上连一连,孩子们从此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他们在成长的路上再也没有迷失过方向。

  “小英工作站”结对帮助成绩喜人,挽救和纠正一个孩子的失足与不良行为,最后向社会输送出一名有用的人,小而言之是积德,往大的方面说去,就是稳定社会保一方平安。

  比如瑶瑶,由爷爷奶奶带大,她的父亲因偷窃罪被判刑后,本是外地人的母亲也离家出走。这是一个典型的不幸家庭。假如没有“小英工作站”,又能有谁来承担帮助瑶瑶的责任呢?此前,小女孩瑶瑶性格孤僻自卑,学习无法用心投入,成绩不佳,还沾染上小偷小摸的不良行为。

  李小英为把小女孩引入正道,经常与瑶瑶谈心,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来教育和启发瑶瑶。经过细致耐心的劝导,瑶瑶终于纠正了自己的错误。李小英还趁热打铁,请来大学生村官为瑶瑶补习功课,通过各种办法帮扶她家,小女孩渐渐变得开朗自信了,各方面也都有了很大进步。

  “帮助一个人,就是帮助一个家庭。”果然,去年10月,女孩的父亲出狱了,但是面对家庭现状,他一度情绪冲动,要求村里包办解决问题。作为村委会主任,李小英对他表示同情,但是面对他的无理取闹也不退让。人心都是肉长的,毕竟,是李小英在他服刑期间帮助照料了他的女儿。理是理,情是情,李小英认为,要有帮助人的热心肠,但不能做“烂好人”,没有原则就不能真正达到行善的目的。

  后来,李小英想办法帮瑶瑶的父亲在工地上找了一份工作,并争取政策帮他家翻建了危房。瑶瑶和她的父亲都被感动了,真正从心里认同和佩服村干部了。

  有一次,瑶瑶的父亲与邻居在宅基地界址上发生纠纷,两家人为了十厘米的地方互不相让。李小英闻讯赶过去,在现场了解情况后,她开导瑶瑶的父亲说:你们是隔壁邻居,低头不见抬头见,前几天你母亲过世,人家还过来帮忙呢。最后,瑶瑶的父亲终于同意让步,说:你说让到哪里我就让到哪里。一场剑拔弩张的纷争就这样平息了。李小英同时给两家的界址做下了永久性标记,顺便把附近树木的归属问题全部解决,不留遗患。

  如果没有此前的真情付出,这样的宅基地问题很难如此顺利解决。

  与村民感情不能断

  李小英帮助留守儿童并扩而展之建立“小英工作站”,可谓善莫大焉。因此,北双村的其他工作也都开展得风生水起,获得的荣誉有:上海市文明村、上海市平安小区、上海市民主法治村、上海市“五好”村党组织……

  李小英样子纯朴,说话很有哲理。她说:“当村干部,与村民之间的感情不能断。简单的一个‘情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平日里与村民接触的过程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怎样做村干部,李小英总结了一套自己的经验——村民家中遇到困难,村干部要主动前去问候一声,帮上一把;村民上县城办事在等公交车,如果自己开车经过,顺路就带上人家一段;在村里路上遇到村民,不忘上前打个招呼,拉上几句家常。干部的心与村民贴近了,真心为他们办事,村民才会给面子,支持村干部的工作。

  她结对的孩子小秦已经读高二了,却没有手机。这个高中生很坦然地对记者说,准备考进大学时再买一个手机。这就让记者想起李小英聊过的话题,她的儿子小时候没有游戏机,手机也是到了大学四年级才买的。每次儿子考试成绩不好,李小英从不责备他,只是鼓励他,这次不行,下次一定行。她把培养儿子的成功经验带到“小英工作站”,在其他孩子身上屡试不爽。

  可以说,因为有“小英工作站”,北双村成为崇明岛上闻名遐迩的“美丽乡村”,这两者不无关系。今年3月,李小英成为“上海市十佳志愿者”,她作为获奖代表发言,畅谈了关于帮助孩子的重要性,得到了市委主要领导的赞赏。

  风风火火30多年,李小英面临“退位”,但是,她仍然表示:已结对的3个孩子,她会一如既往管下去。无论怎样,李小英永远是北双村的人,她的党员标杆这面旗帜还会在村里继续飘扬。 

  【记者手记】

  采访一个好人,就是受到一次教育。没想到,面对李小英,她却热情地当起了“说客”,她希望我们也去帮助孩子。她的理论很特别很实在。她说——

  她帮扶的一个小孩,书法好,获得过一等奖,作文也好,看着这么好的孩子成长,自己也得到快乐。她举例说,我们有时候买一件衣服,二三百元的,可能穿了一次就放起来不穿了,现在你把这点钱省下来帮助别人,这点钱在孩子身上就会产生意料不到的作用。

  李小英帮助的一个孩子的母亲说,儿子长大以后,她一定会要求儿子也去结对帮助别人。可见,帮助一个孩子的背后效应不仅很大、而且长久。坚持不懈,良性循环,真的功德无量。

  坐在北双村,我真切感受到了这个美丽乡村的魅力所在。理由无需说:生活中多一些像李小英这样的人,社会何愁不稳定、不和谐?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2014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5版:2014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读者之声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2014上海书展特别报道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南京青奥会特别报道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长三角
   第A20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新民健康大讲堂/康健园
   第B03版:新民健康大讲堂/专版
   第B04版:新民健康大讲堂/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B06版:专版/健康大讲堂
   第B07版:市场资讯/综合
   第B08版:新民俱乐部
   第B09版:“夏令热线”特别策划
   第B10版:上海基层样本
   第B11版:上海基层样本
   第B12版:上海基层样本
   第B13版:上海基层样本
   第B14版:上海基层样本
   第B15版:上海基层样本
   第B16版:上海基层样本
   第B17版:上海基层样本
   第B18版:上海基层样本
   第B19版:上海基层样本
   第B20版:上海基层样本
   第B21版:上海基层样本
   第B22版:上海基层样本
   第B23版:上海基层样本
   第B24版:“夏令热线”特别策划
习近平讲话读本发行逾千万册
孩子好家庭就好 家庭好社会就好
新民晚报要闻A03孩子好家庭就好 家庭好社会就好 2014-08-18 2 2014年08月1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