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1:新民健康/时令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8月2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昼夜温差大,处暑后谨防感冒
叶雪菲
  ◆ 叶雪菲

  本周六将迎来处暑,这也意味着暑期即将结束。处暑过后天气开始转凉,中午热、早晚凉,昼夜形成较大的温差。“一场秋雨一场凉”的气候特征明显,此时若不及时注意保暖很容易招致感冒。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倪伟教授表示,处暑过后,市民要慢慢开始添衣。特别是早晚上下班挤地铁时,因考虑到人多,车箱内的空调温度往往控制得较低,上班族,尤其是老人、孩子应准备衬衣等薄外套来防止着凉。

  今年的夏天较去年要凉快许多,而进入八月中下旬,几场雨也让气温跌到了30℃以下,与往年相比,秋天似乎提早到来了。然而,许多市民还未意识到注意保暖的季节已经到来,一不当心就招来了感冒。倪伟教授指出,当气温降至30℃以下后,其实已经不需要继续使用空调了,尤其是晚上睡觉的时候,开着空调反而容易着凉。不过倪伟教授也提醒道,市民无需过早收起凉席、换上被子。民间有“春捂秋冻”的说法,这种民间的养生之道是有其一定道理的。适当地让身体对抗寒冷有利于提高人体抵抗力,因此,处暑后保暖也要循序渐进,慢慢添加衣物。但体质虚弱、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市民切记不可盲目追求秋冻,反而会诱发疾病。

  倪伟教授介绍,昼夜温差拉大也会导致血压升高。有研究显示,气温每降低1℃,收缩压升高1.3毫米汞柱,舒张压升高0.6毫米汞柱。同时,温度的下降也会导致人体内的肾上腺素水平上升,体表血管收缩以减少热量的散发,同时肾上腺素又可使心律加快,同样会导致血压的升高。因此,高血压患者要特别注意监测血压,及时调整药量。

  夏天人体消耗大,所以到了秋天会出现秋乏的现象。倪伟教授解释,这其实是人体功能的一种休整,他建议,市民应增加睡眠时间,早睡或午睡半小时都有利于减弱秋乏症状。长期缺乏休息的身体会导致免疫力下降,更容易生病。依赖喝浓茶、黑咖啡来提神的方法反而会对身体造成负面影响。

  在饮食方面,倪伟教授建议多食用新鲜蔬果来补充身体丢失的体液,如水蜜桃、生梨、橘子等;而牛奶、鸡蛋、瘦肉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有利于补充身体能量来弥补夏季损耗。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6版:2014上海书展特别报道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广告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南京青奥会特别报道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上海新城区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阅读/连载
   第A26版: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医界
   第A28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9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30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31版:新民健康/时令
   第A32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十佳班主任/新民教育
   第B03版:十佳班主任/新民教育
   第B04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科学咖啡馆
   第B06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教育万象
   第B08版:留学移民/新民教育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汽车资讯
   第B12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德伦口腔意大利种植学专家谈口腔健康
青春痘内调才是科学道理
昼夜温差大,处暑后谨防感冒
中国药品零售企业 竞争力百强榜揭榜
广告
广告
广告
新民晚报新民健康/时令A31昼夜温差大,处暑后谨防感冒 2014-08-20 2 2014年08月2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