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焦点
     
本版列表新闻
~~~文明居住“十不”规范征求意见稿今天发布
~~~文明居住“十不”规范征求意见稿今天发布
     
2014年08月2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1300个“金点子”切中城市管理顽症
文明居住“十不”规范征求意见稿今天发布
张钰芸
■ 生活垃圾不乱丢,社区居民正在学习垃圾分类知识 本报记者 孙中钦 摄
  本报记者 张钰芸

  如何管好社区里的那点事儿?本报“夏令热线”携手市文明办,展开“文明居住大讨论”,收到社会各界的1300多个“金点子”。在此推动下,今天上午,《上海市民文明居住“十不”规范》(征求意见稿)正式出台,号召市民从我做起,遵守文明居住“十不”规范。

  市文明办主任燕爽昨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开展“文明居住大讨论”很有必要,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落细、落实、落小的具体表现,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的具体措施。“小区居民的居住行为就是对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而具体的践行。”

  10类不文明困扰小区居民

  影响邻里关系,破坏居住环境,甚至存在安全隐患,住宅小区里的不文明居住行为不但困扰小区居民,同时也是城市管理中的顽疾。

  本报“夏令热线”今年开通以来,由小区居民不文明居住行为引起的投诉始终处于前三位。部分市民强烈要求解决的违法搭建、不文明饲养宠物等小区顽症,不但是投诉热点,甚至因为久拖不决,而引发其重复投诉、长期投诉。“谢谢你们帮忙解决了多年的老问题!”在“夏令热线”的回访报道中,诸如此类的感谢之语也可见市民困扰之深。

  在本报的推动下,市房管局联合市文明办制作10万份调查问卷,组织力量入户调查,回收的98000余份问卷显示,违法搭建、欠缴公共事业费、高空抛物、乱扔生活垃圾、占用公共楼道堆物、不文明饲养宠物及娱乐活动扰邻、擅自“居改非”、破坏小区绿化、乱停车、房屋“群租”是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10类不文明居住行为。

  除了接听热线,一桩一桩地解决市民投诉问题,还有什么行之有效的做法,能够解决住宅小区中错综复杂的矛盾和问题,能够杜绝部分居民不文明的居住行为?由“夏令热线”引出的思考,让“文明居住大讨论”和“金点子”征集活动应运而生。

  1300条建议献计城市管理

  本月初,本报“夏令热线”携手市文明办共同开展“文明居住大讨论”和“金点子”征集活动,短短两周内,就收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约1300条建议。

  其中既有针对10类不文明居住行为一一提出破解之道的“全能派”,也有吸收国外治理经验、结合自身经历的“改革派”,既有从事小区管理的物业、业委会、居委会工作人员,也有深受不文明居住行为之害的普通市民。他们从政府部门、物业公司、居委会、业委会和居民自身入手,分解责任和义务,提出对策和机制,发出呼吁和希望,真正形成了文明居住的大讨论氛围。

  “金点子”征集活动的一等奖获得者李杰超,尽管是一名“80后”,却在基层工作了四年。“我在松江区参与‘三支一扶’服务两年,后来又在社区做了两年社工,因此接触到很多小区里不文明居住问题。”他告诉记者,违法搭建、宠物扰民等很常见,这些不文明居住行为往往有其共性,关键就在于居民缺乏公德心,因此他提出“联、追、罚、宣、照、玩、改、积、网、奖”这十字,用教育、惩罚、奖励、宣传等多种方式遏制不文明。

  “住宅小区是城市管理的基本单元,但除了政府管理和行业监管力量之外,要有效解决综合治理问题,还需要形成合力。”面对市民的参与热情,市房管局局长刘海生表示欢迎,他指出,政府要从“管理”转向“治理”,业主需要“自治”和“德治”,并最终形成“共治”格局。

  “十不”规范号召市民同行

  小区虽小,主体却不少,要管好小区,政府部门整合管理资源、加强基层服务是基础保障,小区居民的文明意识则是一切根本。在“文明居住大讨论”的基础上,市文明办、市建设交通工作党委、市房管局和新民晚报社、上海广播电视台共同制定的《上海市民文明居住“十不”规范》征求意见稿,在今天上午正式发布。

  违法搭建、群租、宠物扰邻、高空抛物等问题,是大家反映最为强烈的小区顽症。究其根源,是一小部分人为谋取私利或贪图方便,而损害了整个小区的公共利益。由此,5家单位共同倡导实施《上海市民文明居住“十不”规范》。

  市建设交通工作党委书记崔明华表示,“十不”规范意在呼吁市民从身边小事做起,崇德尚法,顾己及人,做文明居民,建文明家庭,创文明小区。政府、社会、市民携手推进本市住宅小区综合治理工作,建设美丽家园。

  刘海生认为,“十不”规范的施行,将为本市居民居住生活行为提出道德层面的准则,有利于推动完善业主自我管理,规范居住行为,缓解社区矛盾,促进社区和谐。在今年接听“夏令热线”市民来电时,刘海生透露,市房管局正在研究,将不文明居住行为纳入个人征信系统。

  “文明居住‘十不’规范要切中上海小区里的现实问题,针砭时弊,从道德层面上对市民提出要求,至少要倡导二三十年。”上海社科院教授、上海精神文明发展报告主编王泠一更建议,“十不”的宣传要从中小学做起,通过学校对接社区,开展文明教育,用“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带动父母的改变。

  于细微处践行核心价值观

  有诚信,就不会欠缴公共事业费;说友善,就不会任凭宠物扰邻、楼道堆物;懂法治,就不会违法搭建、擅自“居改非”;讲文明,就不会乱扔垃圾、高空抛物;愿和谐,就不会破坏绿化、乱停车。

  细细一数,小区“小事”中,应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细微处真不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空中楼阁,其真正的土壤就在于老百姓真实鲜活的日常生活中。只有体现于一言一行中,才能根深叶茂,彰显活力。

  “开展文明居住行为大讨论和‘金点子’征集工作很有必要,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落细、落实、落小的具体表现,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的具体措施。”市文明办主任燕爽表示,小区居民的居住行为就是对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而具体的践行。

  而在《上海市民文明居住“十不”规范》正式推出后,本市还将开展相关的宣传教育践行活动。燕爽表示,同时本市还在探索将小区居民居住行为逐步纳入个人征信体系平台,形成精神文明创建着力构建“扬善”与“惩恶”并举、法治与德治并重、自治与共治结合的格局,使诚信建设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上海市民文明居住“十不”规范》

  (征求意见稿)

  违法建筑不搭建  身居高处不抛物

  房屋外借不群租  饲养宠物不扰邻

  居住用房不经营  生活垃圾不乱丢

  房屋结构不损坏  公用缴费不拖欠

  公共楼道不占用  公众娱乐不扰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6版:2014上海书展特别报道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广告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南京青奥会特别报道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上海新城区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阅读/连载
   第A26版: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医界
   第A28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9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30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31版:新民健康/时令
   第A32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十佳班主任/新民教育
   第B03版:十佳班主任/新民教育
   第B04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科学咖啡馆
   第B06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教育万象
   第B08版:留学移民/新民教育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汽车资讯
   第B12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1300个“金点子”切中城市管理顽症
文明居住“金点子”评选揭晓
新民晚报焦点A051300个“金点子”切中城市管理顽症 2014-08-20 2 2014年08月2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