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家当”超出需求
共同社援引《防卫白皮书》的内容称,截止到2014年3月31日,日本自卫队陆上兵力为14万人;空中兵力约4.2万人,作战飞机420架;海上兵力为4.3万人,舰船139艘、总吨位45.3万吨。白皮书还详细盘点了一番自卫队的装备情况:
陆上自卫队拥有2700门无后坐力炮、1100门迫击炮、500门野战炮、600门火箭炮、50门高射炮、690辆坦克和970辆装甲车。陆上自卫队还有自己的空中力量,包括用于侦察联络的2架LR-1和7架LR-2飞机、70架AH-1和10架AH-64D武装直升机、84架OH-6D和34架OH-1侦察直升机等。
海上自卫队现有47艘驱护舰、16艘潜艇、29艘水雷舰艇、6艘巡逻船、11艘运输舰和30艘辅助舰,空中力量包括73架P-3C反潜机、43架SH-60J与42架SH-60K直升机、MH-53E与MCH-101扫雷直升机。
航空自卫队除15架CH-47J运输直升机外,其他型号全为固定翼飞机,包括201架F-15J/DJ战斗机、60架F-4EJ战斗机和92架F-2A/B战斗机。此外还有13架RF-4E/EJ侦察机、4架KC-767加油机、1架KC-130H加油机、13架E-2C预警机和4架E-767预警机等。
尽管外界普遍认为上述武备完全超出日本“专守防卫”的程度,但白皮书却坚持认定自卫队离满足日本国家安全需求仍有相当距离,为确保“和平与安全”,日本需要加强防卫,并将自身的防卫能力与日美安保体制相协调,打造“没有缝隙的防卫态势”。换言之,日本将积极营造“机动防卫”的新模式军力,特别是引进具备远程打击能力的F-35战斗机,并寻求从美国引进武装水陆机动团(即海军陆战队)的一系列装备,其动向值得亚洲国家警惕。
谋划修改“作业法规”
事实上,白皮书仅仅规划出日本自卫队的未来发展方向,但具体实施路径却需要结合各种信息和端倪进行综合分析。有日本媒体分析称,安倍政府其实未将约束“集体自卫权”的和平宪法放在眼里,因为通过修改宪法解释的“绕路走”方式即可规避,当前他们处心积虑的是加紧修改旨在方便自卫队海外用兵的实际作业法规,即所谓的“五大基本法”:《周边事态法》《武力攻击事态处理法》《维和行动援助法》《船只临检法》和《自卫队法》。安倍团队正利用国内反战力量将斗争焦点集中在宪法第九条存废之机,快速运作自卫队执行海外任务的“法律许可”。
据分析,这“五大基本法”包括限制自卫队在实际行动中的交战规则,例如《维和行动援助法》曾让赴伊拉克的自卫队在遇到当地民兵攻击时不能开火还击,只能呼叫别国部队支援,而安倍当局正在推进的修改活动,无疑会大大放宽武器使用限制。修改《自卫队法》则会让自卫队拥有“先发制人”的开火权限。
值得警惕的是,自卫队内部已未雨绸缪地为“后五法时代”进行军事准备。以负责“西南离岛防卫”任务的日本陆自西部方面队为例,除定期派遣部队前往美国接受两栖抢滩和反登陆作战训练外,许多步兵训练口令也都比照美军教案改用英语。由此可知,自卫队内部已开始为了未来与美军联合作战进行准备。换句话说,过去自卫队的主要任务就是国土防卫,并为美军提供一些后勤支援,但现在自卫队的任务想定已经包括参加作战,成为美国驱使下的亚太快速反应力量。
打造“即应机动部队”
作为具体落实部门,日本防卫省为营造能够海外征战的力量,已经展开全面的编制体制调整。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防卫省确定将陆上自卫队全部15个师旅团中的7个(第2、6、8师团和第5、11、12、14旅团)改编为“机动师团”或“机动旅团”。改编后,这些部队的司令部驻地不变,但将设立“即应机动部队”,装备8×8轮式战车,可以实现快速机动。位于北海道和本州的“即应机动部队”还可利用航空自卫队的C-2运输机进行远程快速部署。
日本还计划新设提高电子战作战能力的“电子作战群”。原本隶属于航空自卫队总队司令部飞行队的电子战支援队等将被转移至战术指导团,并被改编为“电子作战群”。航空自卫队也将运用EC-1电子战训练机,提高飞行员应对雷达及地空导弹的能力。知情人士称,防卫省计划今年在航空自卫队内新设“航空战术指导团”,并已经在总队司令部配置准备人员。据悉,新成立指挥机构的编制约100人,整个指导团约为千人规模。驻扎在新田原基地(宫崎县)的飞行教导队与浜松基地(静冈县)的航空教导队都将隶属于该“战术指导团”。它们将分别重点研究提升战斗机部队和地空导弹部队战斗力的方案。分析人士指出,“战术指导团”内集中这两大教导队,表明日本军方有意从实战角度分别研究攻击和防御的作战构想。罗山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