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一医院南部手术室在眼科、五官科、甲乳外科和日间手术患者中推行了轮椅或陪伴步行接送患者服务,以轮椅、走路代替转运床将患者送入手术室。这一个从躺到坐或走的简单姿势改变,却让患者的焦虑心理得到极大的平复,手术室的工作效率也随之提高。电话随访调查显示,患者对这一举措的满意度高达100%。
术前紧张致手术改期
“躺在床上,除了白茫茫一片的天花板,我什么也看不到,心里忍不住害怕。”“感觉到床在转弯、前进,有好多人在我旁边讲话,可我什么也看不到,真的很晕。” 这是一名手术患者躺在转运床上的真实感受。
据市一医院南部护理部主任李萍介绍,无论手术的大小、难度高低、把握程度有多高,对患者来说都是较强烈的精神应激源。可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四肢发凉,以及全身发抖、意识范围狭窄、感觉过敏、对手术环境和手术器械恐惧等症状,甚至出现病理心理反应,有时候手术还会因此而被迫中断。而患者从病房被送到手术室的路上,正是这种刺激最深的时刻之一。
“我们遇到过几次这样的病例,患者被送到手术室后,由于太过紧张,手术耐受力下降,最后不得不改期手术。” 李萍说道。
小改变带来大信心
为此,市一医院南部手术室在眼科、五官科、甲乳外科和日间手术患者中推行以轮椅、走路的方式代替转运床,将患者送入手术室。
虽然只是简单的姿势改变,由于坐、站姿能够使患者保持日常习惯的观察角度,摆脱了受控制感,大大缓解了焦虑情绪,有利于保持血压和心率的相对平稳,提高患者的自信心与手术耐受力。此外,轮椅或陪伴步行接送过程中也方便医生与患者沟通。
用轮椅或陪伴步行接送患者往返手术室的服务,不但减少了患者术前的焦虑心理,也使手术室的工作流程进一步得到优化改良。新服务实施以来,手术患者平均接送时间缩短近10分钟,显著提高了手术室的工作效率。
本报记者 施捷 通讯员 是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