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中国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二审稿亮点多
~~~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二审稿亮点多
~~~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二审稿亮点多
~~~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二审稿亮点多
~~~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二审稿亮点多
~~~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二审稿亮点多
     
2014年08月2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告官”案件 一把手应出庭
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二审稿亮点多
陈菲 罗沙
  25日,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二次审议稿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亮点一:不要求“具体行政行为” 现行行政诉讼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专家介绍,当时立法中用“具体行政行为”的概念,主要考虑是限定可诉范围。但实际上什么可诉,什么不可诉,是由行政诉讼法其他条款规定的。有的法院还为“具体行政行为”设定标准,对应当受理的行政案件不予受理,客观上成为“立案难”的原因之一。

  鉴于此,二次审议稿将“具体行政行为”修改为了“行政行为”。

  亮点二:行政首长出庭 行政诉讼是“民告官”的制度,但实践中“告官不见官”问题比较突出。近年来一些地方积极推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取得较好法律和社会效果。

  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二次审议稿增加规定:“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也可以委托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

  亮点三:改变行政复议现状 根据现行行政诉讼法规定,“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实践中复议机关为了不当被告,维持原行政行为的现象比较普遍,导致行政复议制度未能很好发挥作用。”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适时说。

  对此,二次审议稿明确规定,“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新华社记者 陈菲 罗沙

  (据新华社北京8月25日电)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广告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南京青奥会特别报道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财经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阳光天地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旅游
   第A26版:世界别处/新民旅游
   第A27版:新民旅游/线路优荐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阅读/连载
   第A31版:广告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旅游资讯
   第B02版:旅游资讯
   第B03版:旅游资讯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我国拟定9月30日为烈士纪念日
明星代言产品自己须先用过
预算公开将更细化透明
“民告官”案件 一把手应出庭
广告
广告
新民晚报中国新闻A12“民告官”案件 一把手应出庭 2014-08-26 2 2014年08月2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