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焦点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8月2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企降薪进行时
叶薇
  国企降薪,并不是新鲜话题。近几年,关于国企高管收入是否过高的讨论一直持续。但几次讨论,似乎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国企薪酬制度改革争议数年也未能出台。

  2006年至2007年,全国不少地方、行业掀起了一轮降薪潮。其中,深圳提出国企中层要降薪,原则上国资委直属企业中层干部正职平均水平不超过35万元年薪,而国企科技人员薪酬偏低要按照市场标准适度提高。但这一政策是否最终落到实处,不得而知。

  2009年,人社部、国资委等6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对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中央金融企业及铁路、烟草、邮政等行业的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提出统一、规范的原则和要求。

  2010年,国家电网开展一次大规模的降薪行动,有编制的职工奖金降一半,总收入降四成。但此次降薪并没有博得社会舆论的好评,理由是电力企业内部中高层管理者和基层员工收入差距很大,一刀切降薪无意义,高管甚至“明降暗升”,损害了一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从2013年开始,央企钱袋子又开始受到关注。中船集团主要负责人曾带头降薪30%,明确“领导降薪幅度大于中层干部,干部降薪幅度大于一般员工”。

  目前,上海、甘肃、山东、江苏、云南、湖南、重庆、天津、四川、湖北、江西、山西、青海、北京、广东等省市都明确出台了国资国企改革方案。针对社会普遍关注的国企领导人员薪酬和职务消费监管问题,多地方案提出要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国企管理人员薪酬水平、职务待遇、职务消费、业务消费。上海在方案中提出,要“坚持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收入与职工收入、企业效益、发展目标联动,行业之间和企业内部形成更加合理的分配激励关系”。

  本报记者 叶薇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广告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南京青奥会特别报道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财经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阳光天地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旅游
   第A26版:世界别处/新民旅游
   第A27版:新民旅游/线路优荐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阅读/连载
   第A31版:广告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旅游资讯
   第B02版:旅游资讯
   第B03版:旅游资讯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降薪不是目的,而是要合理化
国企降薪进行时
新民晚报焦点A04国企降薪进行时 2014-08-26 2 2014年08月2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