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作战”成为亮点
据介绍,与近几年的“和平使命”例行演习相比,今年的演习规模相对较大。中方参演兵力以北京军区第38集团军、北京军区空军和总部直属力量为主,抽组精锐部队近5000人、各型飞机50余架、各型装备440余套,组成陆军战斗群、空军战斗群和战略战役支援保障群。
其中,陆军战斗群包括主战坦克、步兵战车、装甲输送车、自行火炮、地空导弹、直升机等装备,武直-10武装直升机首次在中外联演中亮相。空军则出动歼-10、歼-11等23架战机和1个空降兵连,是各国参演航空兵中数量最多、机型机种最全的一支力量。此外,总部所属的航空航天侦察、测绘定位、水文气象和机动卫勤保障分队也首次以“战略战役支援保障群”的名义出现在演习中,实现“陆军、空军、航天、卫勤保障”联合的“体系作战”。
俄罗斯的参演规模仅次于中国。据俄方媒体报道,此次参演的俄军主力是来自独立第36摩步旅的700余人,他们带来了BMP-2步兵战车、MTL-B水陆两栖牵引车、152毫米自行榴弹炮等重装备。俄空军远程航空兵派出了2架伊尔-76军用运输机,俄东部军区派出4架苏-25SM强击机和8架米-8MT直升机参加演习,它们不仅会在演习中执行火力打击任务,还肩负着人员运输和空中侦察等使命。另外,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也派出规模不等的兵力和技术装备,使演习更具“联合”意味。
突出信息化联合反恐
据介绍,此次联演着眼适应信息化条件下联合反恐作战特点,将围绕战场侦察监视、联合精确打击、攻歼外围要点、城市反恐清剿等四个阶段,突出体现联合指挥、联合编组、信息主导、精确打击、陆空一体、特种破击等要素。为了满足7000余名官兵实战化演训的需要,演习场地必须具备广阔的地域和充足的导调保障设施。为此,此次演习被设置在设施先进的朱日和基地举行。
据《解放军画报》等媒体报道,从1994年起,朱日和基地被中央军委列为军队“九五”建设规划重点项目。2000年,基地内的导调监控、战场仿真、辅助评估、综合保障、基地管理“五大系统”通过国家鉴定。去过该基地的人都对那里的现代化组训设施印象深刻,《解放军报》曾报道基地内的复杂电磁环境训练中心占地6000多平方米,“红军”导演室、“蓝军”导演室、空军导演室、电磁控制室、情报数据室等专业设施多达20余个,为大型演习提供支撑的指挥控制枢纽遍布各个楼层。
凭借1066平方千米的占地面积和先进的演训设施,朱日和基地可担负师、旅、团级部队完成合同战术演练,协同装甲兵和其他兵种进行技术、战术训练,可展开军师规模的实兵演习,并为陆军装备的各种武器进行实弹、实爆作业和航空兵实施对地面部队攻击演练提供保障。特别是朱日和地形复杂,由沙漠、草原、山地、壕沟等组成,具有独特的练兵地理优势。
此前朱日和基地刚刚实施了精彩纷呈的解放军“跨越-2014·朱日和”系列演习。如今,日益开放的中国不仅将朱日和基地作为锤炼本国军队“能打仗,打胜仗”本领的学校,更让其成为中外军事交流的舞台。
政治性质决定军演性质
就在“和平使命”军演如火如荼推进之际,一些西方国家的传媒却不乏杂音。例如英国《简氏防务周刊》就刻意将此次联合军演同近期的乌克兰危机扯上关系,暗示俄罗斯高调参加在中国举行的“和平使命-2014”联合军演是试图通过加强与中国的军事合作关系,缓解因乌克兰危机导致的孤立局面。
不过,美国海军分析中心专家哈特内特却批驳了这种异化“和平使命”演习性质的观点。他认为“和平使命”年度例行演习不可能变成像美国主导的诸如“关键决心”、“对抗红旗”一类高逼真度且极具国家针对性的军演,这是由上合组织的内在性质决定的,因为上合组织是政治合作组织而非军事同盟组织,它主要是充当推动多边合作的国际磋商论坛,而不是为了在军事上对抗潜在的敌对国家。
事实上,在军事合作领域,上合组织的目标是联合应对“三股势力”(恐怖主义势力、分裂主义势力、极端主义势力)的跨国威胁,而非传统意义的军事威胁(如应对侵略的联合防御和反击等)。正如中方代表在2010年“和平使命”演习上所指出的:“中国参加演习的目标是为了落实上合组织各成员国元首达成的共识,进一步增强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包括防务合作在内的各方面务实合作,维护地区的安全、和平和稳定,进一步彰显共同反对‘三股势力’的决心、意志和能力。同时,参加联合军演,也可以进一步增加各成员国之间的政治互信,加强各国军队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罗山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