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运动汇
     
本版列表新闻
丁俊晖~~~
     
2014年09月14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丁俊晖
遇见更好的自己
华心怡
■ 成家立业的小丁笑迎新生活 本报记者 周国强 摄
■ 有了妻子相伴,小丁不再独自上路 图 IC
■ 丁家父子彼此关切,无需太多言语 图 IC
  一个人,独自撑起一项运动,他一直都是孤独的。

  十年后,再不独自上路,身边有了一个她。他的眼神,充盈着希望,充盈着爱。

  丁俊晖,再次来到上海,已是27岁的已婚男人。立业成家,掀开了个人的黄金新篇章。昨日,上海沃德大师赛止步四强,他仍谈笑风生:“如今打球没有压力,享受当下。”这条一早选定的道路,平铺直叙地顺利展开,未来是可以预见的明媚。丁俊晖,遇见更好的自己。

  为人夫 好大一棵树

  丁俊晖与张元元都不喜张扬,行事低调。当初,交往了好一阵才被狗仔拍到了牵手照。如今,领完证一段时间后遭遇网络爆料。在国内比赛,张元元也会跟着丁俊晖到处跑,但常常躲在酒店见不到人:“就是觉得这些都是自己的事,没必要弄得天下人都知道。”

  很多人都说丁俊晖像妈妈。其实小丁完全接盘了父亲的性子。他不爱说话,却很牢靠。“男人要像一棵树”,他也完全明白自己的担当。给元元一些安全感,丁俊晖从点点滴滴做起。在父亲的强烈鼓动下,丁俊晖在谢菲尔德买了一套花园别墅。400多平方米,耗资50万英镑。漂泊,曾是他少年时期的主题。斯诺克一度让他颠沛流离。父亲卖掉了宜兴的房子,举家南迁。在东莞学艺的时期,一家人算得上真正的蜗居。吃着廉价的便当,买着瑕疵的水果,日子过得艰难。唯有心中关于斯诺克的梦,却未有倒塌。这一些,如今说来是那么遥远。丁家的男人,心中都有一个牵绊:要有一个自己的小窝。

  这个小家庭的主心骨是丁俊晖,他在外打拼,养家糊口。但对于妻子,丁俊晖也有着自己的一份依赖。“她对我帮助很大。我的性格是不太愿意和别人沟通。即便有交流也非常粗浅,总觉得没什么必要。但我打完比赛后她会跟我说得深一些,她很了解我的性格,会开导我,给我很多启发。”上赛季,丁俊晖揽下五个排名赛的冠军,他说最大的功臣就是山东姑娘张元元,“没有她,就没有今天的我。”

  丁爸爸本希望儿子找个南方姑娘,在他看来:“南方人细腻,生活习性也会比较相似。”但接触下来,却发现小两口磨合得非常好,“小姑娘很大度,把儿子交给他我放心。”而丁妈妈也再也不用去英国照料儿子的生活起居了。张元元能干,做饭、家务、理财……样样都安排得有板有眼。丁俊晖的口吻充满幸福:“我们家的财政部长,是她。”两人今年还没有办酒席的打算,“看看明年吧。”互相依靠,互相扶持的婚姻,才是好婚姻。 

  为人子 尽在不言中

  今年中秋来得早,恰逢上海大师赛。丁爸爸从宜兴来到上海,为儿子加油,顺便吃了顿团圆饭。一见面,小两口给了父亲一个大大的红包。老父亲,一下子有些激动。“这可是第一次,当时真觉得一股暖流涌了上来。”

  丁家爷儿俩,都是男儿有泪不轻弹的个性。他们对彼此的关切,无需太多言语。刚挣钱的时候,丁俊晖买了一只手机给父亲,“给你”,他就直直地塞过去,再没多一句话。在英国比赛,有时候父亲会看转播。第二天他才给儿子发短消息:“打得不错”,丁俊晖回应:“嗯”。男人的对话,没有太多花里胡哨的形容词。那段豪赌未来的经历,在两人的生命里都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记:“从头再来一次,不知道我还会不会有勇气这么做。”

  今年世锦赛,老丁去了一次英国。儿子提了好几次,让他去新买的房子里住住。“虽然现在是个闲人,做做紫砂壶什么,但很充实。”丁俊晖的房子在半山腰,门前有一个小花园。楼下是起居室和餐厅,楼上有四间卧室。老丁仔细转了转,评价说:“不错”。花园里的阳光房,被设计成了茶室。茶具,香茗,一样都不少。老丁爱喝茶,在异乡每天也能安安逸逸泡几壶,立即舒坦起来。“这孩子什么都不说,但我知道他心里有我。”

  为人师 细水应长流

  10年,从神童,到中坚力量,丁俊晖走过青涩。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些年胜利与失败教给他最多的,是“从容面对”。“这都是一个过程。从来不会有一蹴而就的成功。”27岁,斯诺克球员进入黄金运动周期。

  他比任何时候更明白,职业的意义是什么。上海大师赛前,丁俊晖在北京郊区的秘密基地闭关修炼。“我喜欢安静,所以很多时候觉得英国更适合我。以往国内没有让我满意的训练场所,所以我每次备战都要去英国,训练一个月再回来。现在这个训练的地方在北京郊区,非常偏,环境非常好,训练的时候我不会受到打扰。”做好了准备,大赛中也表现不俗。然而半决赛遭遇苦主宾汉姆,丁俊晖在4比2领先的大好形势下连丢4局,最终4比6失利,无缘决赛。最后3局,丁俊晖只得到5分。“有些可惜吧,从之前的比赛看,夺冠机会还是很大的。但斯诺克就是这样,在比赛中我突然没感觉了,处于无意识状态。”输了球,丁俊晖并没有明显的沮丧,“输输赢赢,这么多年都这样过来了。”

  中国斯诺克的一个无奈现状是仍只有一个丁俊晖。当年与他一同游学英伦的,或黯然归国,或难有作为,“要坚持下去,尤其我们还是外来的力量,格外不容易。”如今,十六七岁的赵心童们都视丁俊晖为自己的导师,“希望能沿着他的脚印走下去。”这个愿望,支撑起中国新生代斯诺克力量,他们希望成为下一个丁俊晖。

  作为斯诺克非英选手的代言人,丁俊晖特别渴望看到更多中国面孔,“这对斯诺克的发展也大有好处。”他为年轻人支招:“这是一项需要长期内心力量的运动。斯诺克的职业生涯很长,40多岁仍旧能够打入正赛的选手大有人在。不要总想着十几岁就能拥有一切,细水长流的道理会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斯诺克。”

  沉浮十年,应到收获时,丁俊晖不避讳地说出自己的目标:世界第一,“这个目标,其实并不远。”本报记者 华心怡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百姓故事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中国新闻
   第A05版:国际新闻
   第A06版:目击
   第A07版:新闻面对面
   第A08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运动汇
   第A12版:独家专访/运动汇
   第A13版:运动汇/烽火周末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新民资讯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金色池塘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6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遇见更好的自己
新民晚报运动汇A11遇见更好的自己 2014-09-14 2 2014年09月14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