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7: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1月0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世襄的书房
利 维
  利 维

  中国古典家具领域内著名的学者田家青在回忆王世襄时说,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初出茅庐的他刚进王先生家,就被吓了一跳,原来王世襄的三间大北房中全摆满了明式家具,很多都叠摞着摆放,如今那些家具都陈列在上海博物馆,当时这个场景把田家青吓坏了,这些造型优美、线条流畅的明式家具整体形成了一个气场,和它们摆放的凌乱布局形成极大的反差,给所有来访者强烈的视觉冲击。

  当然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家具之外的其他地方,田家青所见之处,到处摆满了书籍和资料,多为古籍善本和英文的书刊,只剩窄窄的过道。王先生夫妇在地震抗震时卧寝的大柜子里,还贴着黄苗子先生写的对联:“移门好就橱当榻,仰屋常愁雨湿书”,横额“斯是漏室”,谐音双关,妙不可言。那个王世襄在地震时赖以保命的老柜子,实际上是一对明代的大漆四件柜,通体断纹,弥漫着古韵。书房中放着一张牙子上刻有宋牧仲题写铭文的紫檀大画案,案头有一唐代甜白釉的水丞。一方山西老太太做鞋压鞋底的青色压邪(鞋)石被用作镇纸,一掌见方的底座上圆雕狻猊,刀法畅妙,令人过目难忘。印章盒里放了各色寿山石图章,墙上悬挂一张元代连珠式古琴,琴上居然是乾隆时的老丝弦。

  最后,田家青为自己的所见做了一个总结,他说:“房里林林总总,看似繁杂凌乱,但每一件器物,无不透露着神气和韵味,显示出非同一般的格调和品位,更透着主人的学识和修养。”

  过去弗洛伊德在维也纳也有一个书房,第一间是候诊室,窗户朝向后院,房间虽然小,却也能够容纳他那些朋友在每周三的例会,几年后朋友的人数越来越多时才显得地方局促。房间的中央是一张长方形的桌子,四壁都装饰着弗洛伊德收集的各式各样的古董。这间诊室与隔壁的诊室间有两个门可以相通,弗洛伊德在门的周围装饰上了厚厚的绒布,还在门上挂起密密的帘布,以此来保证诊室的空间独立感。在诊室的时候,弗洛伊德总是笔直地坐在一把不太舒适的椅子上,椅子面向窗户,旁边是一张写字台。几年后,这个房间才多了一把放脚用的凳子。这个房间的装饰同样是一些古玩摆件,甚至有格拉迪瓦(Gradiva)的浮雕。由诊室再向里走就是弗洛伊德的书房,这里满是一排排的书,除此之外还有放置古玩的柜子,里面的古玩比外面的书还多。他写字的桌子不大,整齐干净,但是清理的时候要很小心,因为桌上摆放了很多小塑像,它们大部分来自埃及,柜子里也有许多这样的塑像,弗洛伊德常常把它们轮换着摆放。

  回到王世襄的书房,田家青虽然被王先生家里的陈设吓了一跳,但静下心与老人一交谈,却顿生了一种“找到组织”的感觉。与他以前认识的业界老人相比,王世襄的境界之高,高得不是一筹两筹:这些行话,大家只是会念,而王先生凭借深厚的古文字基础,将近千条术语做了查证和校注,这不仅是重要的学术贡献。学究式的学者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实践基础。令田家青印象极深的是,坐在书房里王世襄显得非常朴实,说话不张扬,不炫耀。在当时,凡圈儿里自称“高手”的人都爱卖弄,相互挤对、踩咕,显摆自己能耐如何。王先生却多为倾听,从不夸耀自己的学问,觉得不着调的人,连理都不理。对明白可教的人,略说几句话,便能点醒。田家青立刻感悟到所谓“真人不露相,高人不咋呼”的深刻含义。这第一次见面,王世襄对他并没有说太多,但其间纠正了几处大家常说常用但实有偏差的术语,让他大为惊叹,也隐隐约约预感到,自己和王先生将会有不解之缘。未来也确实那样,王世襄成了他终身感忆不尽的恩师。

  说到底,再有雅致和格调的书房,最终还是要映射到主人的学识和修养。我想这也是我为什么去过很多书房,却并不觉得亲切的原因。花钱做样子或者故弄风雅总是容易的,但一旦你和书房的主人聊天,分分钟都会让人原形毕露。原来,我们都只是习惯于做做样子,而早已忘却了空间和器物背后的精神所在。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记者节”特别报道
   第A10版:“中国记者节”特别报道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记者节”特别报道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化新闻
   第A18版:文化新闻
   第A19版:文化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上海市第十五届运动会会刊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连载
   第A29版:阅读
   第A30版:新民法谭
   第A31版:新民法谭
   第A32版:新民法谭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自贸之窗
   第B04版:热点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金融天地
   第B06版:海归心声/陆家嘴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城里城外
   第B08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理念分享
   第B12版:公司探营/汇市金市/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14版:房产在线/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彩票世界
   第B16版:网上网下/陆家嘴金融城
川沙竹器店
王世襄的书房
琐忆母教
梅兰芳还是伶界大王
今宵灯谜
公益文化归来兮
以“白”为贵
兔子糕
新民晚报夜光杯A27王世襄的书房 2014-11-07 2 2014年11月0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