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违物理定律
《星际穿越》讲述的是一队探险家利用他们对虫洞的新发现,超越人类对于太空旅行的极限,从而开始在广袤的宇宙中进行星际航行的故事。与同类型科幻片相比,扎实的物理学理论基础是该片最为独特的亮点。知名物理学家、同为本片监制基普·索恩曾经骄傲地表示,《星际穿越》首次在大屏幕上不违反任何物理定律地表现了黑洞和虫洞。
然而,贯穿该片的晦涩物理名词和天文理论,也让不少观众有些茫然。对此,诺兰很淡然地表示:“观众没必要了解这些物理理论,只要把它看成一部好电影就行了。就像看007,你没必要知道邦德拆弹是怎么拆的。”
独特拍摄方式
在3D与CG技术泛滥之时,诺兰反其道而行之,拍摄中没有一次用绿幕来做背景。《星际穿越》里最重要的场景和道具就是宇宙飞船,剧组按照宇宙飞船模拟器的标准,建造了一个十分逼真的道具飞船,追求的细节也多不胜数。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诺兰对于胶片拍摄的执着——《星际穿越》同样也是最后一部使用70mm胶片拍摄的IMAX商业电影。在被问到为什么会这样选择时,诺兰回答:“我觉得3D的效果更多的是把这个屏幕给缩小了,让观影者感觉自己是在一个非常紧凑的小空间里,但《星际穿越》的场景更多的是在宇宙里,天体非常大、非常宏伟。我使用了全球最顶级的IMAX胶片摄影机拍摄,既有大量手持镜头,也会把摄影机绑在头盔上、飞船上,甚至身体上来拍摄。”多角度的拍摄、全画幅展现的宇宙能让观众惊讶于它的浩淼和广漠,从而获得更好的观影体验。
激情融进温情
不少人愿意将《星际穿越》与诺兰之前的作品相比,从主题的延续性上引证“诺兰模式”。在诺兰看来,《盗梦空间》和《星际穿越》互为镜像,“虽然它们都在讨论同一个关于时间轴的问题,《盗梦空间》更多的是探索人的内心世界,而《星际穿越》则是向外太空延展。”
其实,《星际穿越》这个项目一开始并不是交到诺兰手上的。大概8年前,理论物理学家基普·索恩建议根据自己的“扭曲时空”理论拍摄一部电影,之后派拉蒙公司开始接手这个项目,初定的导演是斯皮尔伯格。他请诺兰的弟弟乔纳森来帮忙写剧本,最后,兄弟俩决定把这题材“据为己有”。诺兰承认,就他个人而言,比较喜欢超现实的类型片,“因为类型片能够引导观众很快进入到电影中。我更倾向于超现实的或者说科幻类的讲述方式,而故事却是比较普通的,和所有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星际穿越》正是如此,片中充沛的家庭温情、拯救人类使命的激情和诺兰在宇宙题材中迸发的才华,融汇成一曲精彩的时空交响,令人震撼。
本报记者 张艺 实习生 桂皓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