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5:陆家嘴金融城/网上网下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1月2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首起“苹果病毒案”告破 去第三方论坛要当心
胡晓晶
  近期,攻击苹果设备的“WireLurker”病毒爆发引起全世界的关注。作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安全公司的360,日前就获取了病毒样本,并通过技术分析追查到相关线索向公安部门报案,与此同时也在国内率先完成了对“WireLurker”恶意软件的查杀。而据北京市公安局的正式披露,目前已经对“苹果病毒”案件嫌疑人采取刑事拘留措施,首起“苹果病毒案”宣告侦破。

  据悉,此事件源起一种攻击苹果设备的新型恶意软件“WireLurker”在互联网上的爆发,黑客可以利用该恶意软件对苹果设备用户实施恶意推广、安装恶意软件等攻击。11月5日,国外安全公司Palo Alto Networks在关于此恶意软件的相关报告中指出,恶意软件“WireLurker”主要来源于“麦芽地”等多个中国的第三方苹果应用下载论坛。

  据了解,“WireLurker”是具备自动同时感染电脑和未越狱苹果手机的病毒木马,目前已有近500款应用被感染,总下载量超过50万次。通过专业的技术分析和追踪,360互联网安全中心获取了该恶意软件病毒样本,并向苹果公司进行了通报,同时追溯到了该恶意软件的相关线索,及时向北京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总队进行报案。据首都网警官方微博最新消息:根据奇虎360公司举报,北京市公安局已于11月13日将涉嫌制作、传播该恶意程序的陈某、李某和王某抓获。经查,三人为非法获利合谋编写该款程序,并通过“麦芽地”论坛传播。目前犯罪嫌疑人陈某、李某已被刑事拘留,涉案网站已被关停。

  专家提醒,越狱后的iOS系统等同于获取了全部的系统权限,成功越狱后的iOS系统是可以直接读写系统文件,意味着恶意软件或者手机病毒同样可以在越狱后的iOS设备上运行,建议用户切勿轻易尝试iOS设备的越狱操作。同时,即使没有越狱,但“WireLurker”案依然显示第三方应用论坛有可能藏毒,也要当心。 本报记者 胡晓晶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化新闻
   第A18版:文化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专版
   第A23版:申城社区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新民法谭
   第A26版:新民法谭
   第A27版:新民法谭
   第A28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连载
   第A32版:阅读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热点解读
   第B04版:热点解读/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自贸之窗
   第B06版:城里城外/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证券指南/金市汇市
   第B08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海归心声
   第B12版:金融天地/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创业钱途
   第B14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网上网下
   第B16版:艺术家具专版
首起“苹果病毒案”告破 去第三方论坛要当心
洗澡时,你也会看邮件吗?
一场别开生面的培训活动
国产手机的逆袭期要来了?
新民晚报陆家嘴金融城/网上网下B15首起“苹果病毒案”告破 去第三方论坛要当心 2014-11-21 2 2014年11月2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