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4:文化·旅游/长三角
     
本版列表新闻
为80岁天文台路减压~~~
为80岁天文台路减压~~~
为80岁天文台路减压~~~
为80岁天文台路减压~~~
为80岁天文台路减压~~~
     
2014年11月2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80岁天文台路减压
南京改建紫金山索道
申冉
  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前已有80余岁高龄的天文台路花岗岩条石路面损毁严重,成为这座中国最著名的天文台的“烦心事”。日前,记者从南京中山陵园管理局处获悉,该处将借重修紫金山索道的机会,为天文台设立一个索道站点,希望更多游客能够通过索道上山,减轻这条历史悠久的石头山路的压力。

  如今被称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其前身为始建于1928年的民国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被称为“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当时由中国著名建筑师杨廷宝领衔设计,在南京风景最为秀丽的紫金山顶留下了这座集中式风格和西式天文设备为一体的特殊建筑群。

  天文台副台长张丽萍说,上个世纪20年代,天文台建成之后,为了方便天文台的工作人员和资料、设备上下山,特意修建了一条天文台专用的、由花岗岩条石铺就的条石路,从紫金山下一直延伸到天文台。并不属于城市道路范畴。“在天文台路旁,南京市政府已经修建了带台阶的登山路,供市民和游客登山。”

  然而近十多年来,随着游人和车辆的逐步增加,再加上紫金山修建的索道入口就在附近,导致这条当初并不宽阔的天文台路上,行人和车辆相互间插,拥堵不堪,危险重重,让本来非常幽静的天文台前车鸣不断,喧扰不已。

  张丽萍说,这几年来,虽然天文台的一部分科研项目迁至其他地方,但是重要的天文文物、天文图书馆和科研项目依然留在这里。

  日前,记者从天文台所在的中山陵园管理局处了解到,该局规划将于今秋重新改造建于1993年、已有20年历史的紫金山索道,除了将原本吊椅式的游览车改成全封闭的吊厢式游览车之外,也趁此机会在索道上添加紫金山天文台站点,让更多的游客可以选择乘坐索道这种绿色环保的方式到天文台游览,从而减轻天文台路的压力。(申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读者之声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新民资讯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化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专版
   第A16版:专版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长三角
   第A23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A24版:文化·旅游/长三角
   第B01版:健康园
   第B02版:养生/健康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时令
   第B06版:热点/新民健康
   第B07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B08版:资讯/市场之窗
杭州呼吁游客步行 或骑行入西湖景区
南京改建紫金山索道
满山遍野红柿子
震泽古镇荣获4A景区称号
广告
新民晚报文化·旅游/长三角A24南京改建紫金山索道 2014-11-24 2 2014年11月2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