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规范企业行为,推进企业制度文化建设
企业领导是企业文化的培育者和引领者,四建集团成立企业文化领导小组,把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软实力作为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建立企业文化建设制度,系统性地规定了文化建设的原则、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内容,对企业文化理念体系、视觉识别系统和员工行为规范进行设计,在制度高地上规范企业文化,保证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有序进行。集团领导班子制定企业文化发展五年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比较完整地体现了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和内容,为企业文化建设领航。为规范企业与员工的行为,集团在2013年汇编企业《内控制度》,内容涉及生产、经营、管理各个方面,作为支撑企业日常运营的基本依据。项目部是推进和落实企业文化理念和行为的前沿阵地,集团以项目部为单位,要求项目部严格坚持集团标准开展各项工作,通过开展立功竞赛、“创先争优”活动和各具特色的工地文化活动,增强员工活力,凝聚项目力量。在重点工程“迪士尼”等项目中增派党建指导员,为项目文化建设提供组织和领导者。
2 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推进企业责任文化建设
四建集团在追求经济发展、效益提高的基础上兼顾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自觉担当社会责任。如2008年赴都江堰参与汶川大地震灾后援建工程,21个月的日夜奋战不仅高速优质的完成了援建任务,获得各类质量奖项93项,体现出企业注重质量文化建设,塑造出企业负责任、有担当的社会形象,扩大了企业品牌在巴蜀大地上的影响力,而且在援建过程中深化了企业精神,创造性地发扬了不辱使命、造福灾区的奉献精神,追求卓越、注重细节的科学精神,主动适应、敢于突破的创新精神,攻坚克难、勇争第一的拼搏精神,众志成城、团结高效的团队精神等五种精神,丰富了四建企业文化理念的内涵。再如从2009年以来,四建集团先后承接了一大批改善居民居住条件的小区修缮任务,为了做好这些民心工程,项目部以居民满意为原则,施工前做好调查,按照居民个性化需求精心落实施工工作,修缮后做好施工回访工作,积极改善显真诚,关心和帮助困难居民,为居民办好事,解难事,被上海市政府授予“攻坚排难先锋,为民解忧模范”特色命名。另外,四建集团始终把文明施工、节能环保、质量安全等作为最基本的责任,积极创建节约型工地和绿色施工工地,每年都有一大批工地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工地。集团被授予首届“上海市建筑施工行业履行社会责任先锋企业”称号。
3 引领思想,以人为本,推进企业精神文化建设
四建集团拥有完整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内容涵盖企业理念、精神、价值观、愿景、职业道德等,通过企业网站、员工手册、员工记录本、工地标语、企业宣传片、教育活动、教育行为等载体渗透到每个职工,职工通过实践,把企业文化在行为细节中体现出来,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为详细诠释企业理念和企业精神,集团特别出版《读案例 讲故事 点文化》一书。集团基层两级领导班子推行中心组学习制度,积极学习和深刻领会中央和市委领导讲话精神,推进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用先进的理念、思想和方法引领企业发展。党委以“围绕品牌抓管理,强化队伍促发展”为主题,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推进党建工作常态化管理,促进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全面创优。以项目部为单位推行“两册”(即“党支部工作手册”和“党员手册”)制度,进一步推进学习型项目党支部建设,同时为员工反映个人情况提供渠道。四建集团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主管部门定期组织职工进行业务知识培训,给职工提供学习的机会,定期进行业务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考核评估,挖掘员工资质和潜能,各工程公司和机关各部门经常开展竞赛活动、评比活动,为职工发展搭建平台,开展文体活动、学习活动等,提高员工忠诚度、归属感。企业坚持为职工谋福利,连续8年为职工增加工资,将企业发展成果与职工同分享,同时职工福利待遇也年年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坚持关心职工工作与生活,特别是对于为企业“走出去”发展需要而远赴外地工作的职工给予重点关心和激励,尽可能帮他们解决后顾之忧。四建以人为本还体现在工程建设中积极为业主服务,提供最优质的产品,尽力满足业主需求。
4 直面转型,文化先行,推进企业创新文化建设
创新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企业面对转型升级、战略调整的压力,不仅需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更需要在企业文化的融合与创新上下足功夫,保证企业稳定和谐的环境,激活企业的生命力。50年来四建集团经历过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渡时期、上世纪90年代的企业改制时期、2003年的整合重组时期、2008年的集团化改制时期,不同时期迎来的企业变革对四建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它带来不同利益群体、不同文化观念、不同制度设计、不同管理模式等之间的冲击和矛盾,企业文化的融合与创新是集团安稳过渡的必要保证。2005年根据发展需要,四建集团把实施“走出去”提到战略高度上,目前已在广州、海南、济南、南京、湖州等地建立分公司,并且在沪外承接和完成了众多项目,如南京紫峰大厦、南京环球贸易广场、济南普利中心、西宁电视塔、湖州喜来登大酒店、常州武进影艺宫、广东佛山东平广场等。沪外工程具有离散性强、管控难、队伍流动性大、职工缺乏归属感、地区文化差异大等特点,只有在项目管理中重视文化融合才能保证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四建集团主要做法:第一,把党支部建在项目上,调派企业领导干部到项目上担任党建指导员,采取“四同步”措施,即将项目党支部组建与项目部组建同步规划、项目支部工作目标与工程节点目标完成同步确立、项目党建工作与项目施工生产同步布置、党建思想工作与项目管理同步检查考核,使项目党建工作融合到工程建设全过程,促进党建工作有序开展。第二,把提升项目支部班子的能力和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作为“带好队伍、建好工程、服务业主、塑造品牌”的重要抓手,把党员作为宣传企业文化的载体,落实党员承诺制,做到“关键岗位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突击攻关有党员”。项目支部班子加强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学习,积极营造学习型项目党支部。第三,四建党委坚持把服务沪外职工,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落脚点,通过建立沪外职工家庭档案了解职工家庭情况,建立排忧解难热线为职工解忧,通过创造舒适生活环境,改善职工伙食,建立职工小家、青年之家等来提高职工生活幸福度,通过建立职工家庭四访制度,走访慰问职工等让职工感觉到企业和家庭的关爱,提高工作的积极性,确保任务的完成。
5 扩大宣传,开展活动,推进企业品牌文化建设
四建集团坚持多年形成的企业“品牌”特色文化,严格执行和规范施工现场形象宣传设计,形成对四建品牌的直观宣传效果。坚持20年不间断开展“抓质量、严管理、创四建品牌”主题活动,坚持实施品牌战略,开展创品牌工程、品牌项目部、个人工作品牌等竞赛活动,并且运用各类媒体大力宣传集团创品牌过程中的先进典型、先进理念、先进思想,营造品牌文化的良好氛围。
同时项目部与街道、社区和社会媒体等方面开展协作活动和共建活动,如为居民社区提供志愿服务、帮困服务、做好事、解难事,积极参加社区、协会等组织的各类活动,参加文艺汇演、提供文化作品等,都获得外部环境的支持和好评,提高了企业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四建的发展靠的是企业品牌,企业要进一步发展,更需要品牌的力量和文化的支撑。
记者 杨玉红 通讯员 杨香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