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本版列表新闻
~~~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尝试“双导师”制
~~~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尝试“双导师”制
~~~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尝试“双导师”制
~~~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尝试“双导师”制
~~~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尝试“双导师”制
     
2014年12月0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孟宪承实验班”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尝试“双导师”制
陈乐 冯凰
  为进一步创新高中培养模式,探索高中和大学的有效合作机制,提升高中生创新能力和素养,在虹口区人民政府和华东师范大学的共同支持下,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于2014年开设“孟宪承实验班”(以下简称“孟宪承班”),该班学生接受华东师大和华东师大一附中的“双导师”指导。华东师大除了向华东师大一附中提供部分特色本科先修课程,并与华东师大一附中联合设立具有针对性的班本课程外,高校的图书馆、实验室等教学辅助设施也将向华东师大一附中“孟宪承班”的学生开放。而“孟宪承班”学生进入华东师大后,自动入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享有一年左右的海外学习机会。若三年内所修学分(含高中期间获得的学分)达到毕业要求,学生可申请提前毕业或申请本硕连读、硕博连读。

  日前,由华东师大各学科院系的13位教授组成的专家导师团,在华东师大基教处中心主任刘世清、教务处副处长陈灵犀的率领下,走进华东师大一附中创新实验教室,与华东师大一附中“孟宪承班”的师生互动交流。导师团的各位教授深入浅出的指导,极大程度启发了同学们对学科探究的兴趣;同学们稚嫩而不失挑战性的提问,也得到了专家们的一一回应。分组谈论的环节中,学科教师的参与,搭建了高校与高中在学科知识贯通与承接的平台,既拓宽了高中教师的学科视野,也使该班最具特色的“双导师”制更加切实、有效。活动结束,虹口区教育局副局长孙磊、华东师大一附中校长丁伟强与华东师大基教处和教务处领导,就进一步推进合作,进行了会谈,细化并落实学生培养方案。对此,丁伟强校长表示,“孟宪承”实验班的模式,既是一次创新素养培养模式的探索,又是我校培养研究型学生的实践研究。虹口区教育局孙磊副局长更从区域发展的层面感谢华东师大的引领与支持,同时也指出,教育综合改革为高中学校的特色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挑战与机遇。

  在深化高中教育改革、培养创新人才模式的道路上,华东师大与华东师大一附中携手共进,定能为各个领域培养出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宽厚的科学文化素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卓越人才。

  本文撰稿 陈乐 冯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化新闻
   第A16版:文化新闻
   第A17版:文化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财经新闻
   第A21版:上海新城区
   第A22版:生态上海·秋之韵
   第A23版:新民健康
   第A24版:时令/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6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热点
   第A28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连载
   第A32版:阅读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教育万象/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04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06版:专版/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早教沙龙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孟宪承实验班”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新民晚报-上海大剧院”艺术课堂(精粹版)来了!
新民晚报-上海大剧院
广告
广告
新民晚报校园通讯/新民教育B04“孟宪承实验班”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2014-12-03 2 2014年12月0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