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创建坚持原则
问:上海的文明城区创建至少有10年了,其中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答:1998年至2009年,按照“成熟一个,命名一个”的原则,除崇明外,上海市文明城区已经实现全覆盖。2011年,进入“十二五”以来,本市启动了“五年一轮”第二批文明城区创建,各城区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了创建时间表。2013年,已有浦东新区、长宁区、静安区、徐汇区、奉贤区、嘉定区、黄浦区创建成上海市文明城区。今年,普陀区、杨浦区、闵行区、金山区将创建上海市文明城区。2015年,宝山区、虹口区、闸北区、青浦区、松江区也将创建上海市文明城区。崇明县按照中央文明办的要求,将全力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
全新体系删减指标
问: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基层单位和干部群众对本市的创建考核工作提出了一些意见。市文明办在广泛调研听取基层意见的基础上,对创建体系作了重大修改和完善。请问,修订后有哪些变化?
答:今年,中央文明办对《全国文明城区测评体系》进行了修订,中央文明办对原《体系》的369项指标进行了压缩,保留了146项与市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紧密相关、对塑造社会文明风尚作用重大的指标,删减比例达60%。在改进测评方法方面,取消了网络调查和整体观察两种测评方式,保留了材料审核、实地考核和问卷调查三种测评方式,所有申报材料均在网上进行,测评组到城市暗访,不查阅资料、不听取汇报、不入户调查。
在上海市文明城区测评体系方面,今年年初与第三方合作,开展《上海市文明城区测评体系》修订工作。修订后的体系整合未成年人测评体系和志愿者测评体系,将三者合一,切实减轻基层负担。修订后体系的材料审核部分所需提交的材料从217份减少到97份,问卷调查部分的调查问题从25个减少至15个。实地考评中直接引用《城市文明进步指数》的实地考核结果,做到数据一次采集、两次使用,实现综合测评、数据通用、结果共享。
另外,今年将实行城市文明指数测评体系,共设4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29个三级指标及66个测评目标。我们的设想是,今后每年进行3次测评,其中一年1次年底大考,2次年初和年中小考,3次测评,一次集中公布。 本报记者 郭剑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