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不如预期
“微排片”的数据统计显示,《一步之遥》昨天全国排片平均比率达53.80%,黄金档排片平均比率近60%,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在内的十大票仓城市排片率全部破六。这其中,天津、成都、西安等部分城市排厅超过70%。对中国电影市场来说,截至三季度,银幕数已达22420块,也就是说,18日《一步之遥》实际排场将超过13000块。
然而,如此高的排片量却并未迎来票房井喷。据初步统计,昨天全国电影票房报收1.07亿元人民币,《一步之遥》获得9100万元,如果把零点场的680万元算进去,那它的首映日总票房为9780万元,在华语片首日中排到第四,次于《心花路放》《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和《小时代3:刺金时代》,而此后三部首映日票房均过亿元。按市场规律来看,除非本周末《一步之遥》能迎来票房井喷,不然随着时间推移,单日票房将逐日下降,姜文之前想“站着把20亿挣了”的目标可能难以实现。
中途有人离场
记者从沪上各大影院获悉,虽然《一步之遥》在众多上映影片中票房最高、排片最高,但其口碑却并不看涨。在格瓦拉上,《一步之遥》的评分只有4.4,而此前饱受诟病的张一白执导的《匆匆那年》,评分也有7.6。永华影城、新衡山电影院、大光明电影院、世纪大上海电影院、环艺影城以及博纳银兴等沪上几家主要影城,都出现了观众提前离场的情况。不少影院经理表示,影片预售很不错,上座率尚可,但观众反应不佳。CGV大宁影城经理赵琛告诉记者,就影片零点场点映来看,反响一般,关键看周末发力。他指出,《一步之遥》目前的状况有点类似去年的《私人订制》。世纪大上海影城经理张弋认为,随着网络和媒体上负面评论的日益增多,在第一股新鲜劲头过去之后,《一步之遥》的持续力待估。
负面评论增多
随着《一步之遥》的上映,网上的负面评论也从原来的媒体群延展到了普通观众群,吐槽大多集中在缺乏逻辑的跳跃式台词、高分贝的话剧腔念白、叙事断片儿、歌舞秀过长、表达不明确等方面。影评人“太阳以西”认为,作为一部商业大片,《一步之遥》该有的场面都有,该有的名角儿都在,但不该犯的大忌都犯了:舒淇40分钟就“死”了;葛大爷成了大龙套;叙事停滞,成了鸡血版春晚和十万个冷笑话;马走日变成马三立,说了两小时单口相声自嗨……“白花花的大腿美则美矣,纵然盖过盖茨比,但和叙事毫无关系。密不透风的华丽台词,英语、法语、意大利语、满语、上海话……但电影结束之后,我耳边记住的就只是大帅开饭前的军歌:不能装!都不能装!”
资深媒体人方枪枪认为,《一步之遥》是姜文从大众走向小众的一部电影,“有人强硬地把他的东西塞到你手上,然后说这是件好东西,和你自己拿到手上,发自内心地说这是个好东西,能一样么?这就是《一步之遥》和《让子弹飞》的区别。”本报记者 张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