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7:体育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申奥之父”何振梁订阅新民晚报至今
~~~“申奥之父”何振梁订阅新民晚报至今
~~~“申奥之父”何振梁订阅新民晚报至今
~~~“申奥之父”何振梁订阅新民晚报至今
     
2015年01月05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直喜欢看新民晚报
“申奥之父”何振梁订阅新民晚报至今
华心怡
  本报讯 (记者 华心怡)2015,中国又走在申奥的路上。不想,昨日下午3时50分,从北京传来噩耗,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国际奥委会荣誉委员何振梁先生因病去世,享年85岁。何振梁被称为“中国体育杰出的外交家”和“中国申奥之父”,他于1993年和2001年先后两次担任中国申奥团的陈述人,在北京获得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的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何振梁的青少年时代在上海度过。他10岁就读中法学堂,后又考入震旦大学,多年来与爱人交流说的全是沪语,有着浓浓的上海情结。已经退休的本报体育部记者田南帆曾在1992年到北京记者站工作,并因此结识了何老。“他听说我是新民晚报的记者,就对我说当年在上海一直喜欢看新民晚报,看新民晚报的体育新闻,现在到了北京很难买到你们报纸。”从1992年年末,报社便为老人订了一份新民晚报,直到老人去世,从未间断。

  新民晚报中另一位与老人有过采访之缘的是前体育部记者汤世芬。北京1993年第一次申奥,本报特派记者汤世芬与中国奥运代表团搭乘专机前往蒙特卡洛。意外落败后,在回程的航班上,伤心的何振梁没有躲起来,而是来到随团记者们中间与他们一一握手,“何老一边握手,一边痛哭。一个经历过那么多风雨的老人哭成一个泪人,大家无不动容。我想这一方面是他对北京申办志在必得却失利的深深遗憾,还有他对北京举办一届奥运会的深切期盼。”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化新闻
   第A15版:文化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长三角
   第A23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A24版:文化·旅游/长三角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健康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B06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B07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08版:广告
好人,走好!
一直喜欢看新民晚报
何老三次流泪 刘翔一生难忘
何振梁的体育人生 (1929年12月29日-2015年1月4日)
新民晚报体育新闻A17一直喜欢看新民晚报 2015-01-05 2 2015年01月0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