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是青浦区第一条快速交通干线,也是上海市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的一条重要轨道交通路线。17号线为青浦带来重大利好。淀山湖新城建设的主要推进方——上海淀山湖新城发展有限公司近日透露,17号线淀山湖新城内5个站点的城市综合体项目引来多家大型开发企业关注。5个站点关联土地的招商出让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从2014年初至今,已有3个站点的4幅地块挂牌成交。目前这些项目正加紧深化设计方案,其中部分项目将在17号线开通前半年竣工。
产城一体 水城融合
青浦区已全面启动“一城两翼”建设。其中的“一城”指的就是位于青浦区中心区域的淀山湖新城。它是“十二五”期间上海城市建设中心向郊区转移,加速重点推进的新城之一。依据总体规划方案,淀山湖新城规划总面积为119平方公里,人口规模达数十万人。新城东邻大虹桥交通枢纽,西接沪上最大天然湖泊淀山湖,重点突出“产城一体、水城融合”理念。
17号线东起虹桥火车站,沿崧泽大道南侧平行西行跨越G15沈海高速公路后接转沿盈港东路、盈港路西进青浦城区,进入朱家角地区后走向沿318国道南侧平行至东方绿舟,全程35.3公里。近日,轨交17号线部分标段工程开工,标志着轨交17号线进入施工建设阶段。
在淀山湖新城,17号线扮演着“四两拨千斤”的重要角色,这条横贯青浦“一城两翼”的交通大动脉,将构筑串连起青浦新“经济走廊”。一来,轨交将迅速集聚巨大人气人流,产生郊区和中心城区的同城效应;二则,“站点经济”与区域城镇化、城市化建设进程结合起来,站点建设与周边商业开发、交通线路、城镇建设等互为支撑,带动沿线城镇、城市的发展。
2014年至今,17号线途经的汇金路站、青浦站(原外青松公路站)、漕盈路站、淀山湖大道站、朱家角站等五个站点的商业综合体项目,吸引了不少开发企业,由东向西的五大站点综合体规划特色纷呈、功能各异,恰似被17号线串连起来的5颗宝石。
五个站点定位明确
在轨交开工之前,上海淀山湖新城发展有限公司聘请著名咨询机构,根据新城狭长的城市形态特征,对新城内的5个站点关联区域进行了差异化的功能定位研究论证。
目前,5个站点开发定位都已明确:汇金路站打造一个“文化、生态、国际化”的,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商务于一体的区域性城市综合体;青浦站以商务、休闲和生活互相联结,拟构筑第三代新城“产城一体”的典范,打造外环线外第一个“城市RBD”;漕盈路站以生态居住、综合交通枢纽为主(含青浦公交总站),辅以商办及基础性生活配套,打造现代化生活、工作、娱乐、购物一体的生态乐活城;淀山湖大道站打造成为青浦新的副城市中心,开发绿色生态的生活空间、滨水休闲的娱乐空间、江南水乡的居住空间;朱家角站拟致力于打造服务中小民营高科技成长型企业,以优势产业实现产业集群。
淀山湖大道站 迎来万达“第四代”
2014年9月10日,大连万达集团摘得上海青浦淀山湖大道南侧地块,土地出让面积8.89万平方米,规划用途为商办,商住用地。
不同于万达集团以往在上海打造的前6座万达广场,该地块将建设万达集团“第四代”核心产品——“万达茂”。青浦万达茂是继南宁之后的第二个“万达茂”项目,也是万达集团首次在一线城市打造全新的大型室内文化、旅游、商业综合体。“万达茂”是万达集团在世界首创的大型室内文化、旅游、商业综合体,是万达倾力打造的世界文化旅游新品牌,以文化娱乐为主,大幅降低零售比例。
从设计方案看,青浦万达茂和以往的万达广场完全不同,它以游乐为主。 “万达茂”的落地将与朱家角、淀山湖形成“东西旅游轴线”,彻底解决天气对“城郊休闲旅游”的影响。也将进一步巩固及发展青浦“淀山湖新城综合旅游区”的战略布局,提升青浦区在长三角休闲旅游的新格局。目前,青浦万达茂正加紧深化设计方案,预计在2017年6月开业,比17号线开通早半年。
汇金路站 宝龙广场体量达35万平
汇金路站是淀山湖新城最东的地铁站,毗邻大型居住社区,是新城东部交通枢纽。2014年1月这个站点上盖项目由宝龙集团竞得。
目前定名为青浦宝龙城市广场的汇金路站地铁上盖综合体,规划有风情商业街、酒店式公寓、shopping mall、高档写字楼、星级酒店等多重业态,总体量约35万平方米。项目将会延续宝龙城市广场在全国各地的形象,打造一个文化、生态、国际化的,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商务于一体的区域性城市综合体,填补区域一站式商业空白。
青浦宝龙城由紧邻的四个地块组成,两条河流经过环绕。从其规划看,两栋地标性办公楼一左一右构成青浦中心区的城市门户,整体规划方案布局疏密有致,建筑造型简洁现代,挺拔的办公和舒展的商业形成高低错落的有机体。
青浦宝龙城25地块商业街预计2015年初就将公开亮相。一个新的青浦城区活力中心和人气聚集地即将出现,并通过地铁出口的下沉式广场、公交枢纽、集约式宜人绿色社区、公共交通与步行之间的无缝连接,多样化的商业休闲场所,展示新城的时尚魅力。
朱家角站 打造升级版中国硅谷
同样,在17号线最西的朱家角站,未来将以高新技术产业、总部经济、文化创意产业和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打造升级版的中国硅谷。
漕盈路站 打造一个生态乐活城
轨道交通站点不仅能满足快速出行的需要,更能发挥公交枢纽等综合交通的优势,满足市民“零换乘”需求。同时,上盖办公、商业和住宅,更能让人体验出门就是地铁站,到站就是办公室,购物就在家门口的快捷与便利。
在青浦城区西侧的17号线漕盈路站,就将打造青浦首个现代化交通枢纽生态示范区。漕盈路站上盖项目2014年2月28日由上海吉富绅集团竞得,商业、办公、住宅规划总体量约10万平方米(不含地下部分),其规划设计将项目围绕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的交通枢纽,通过地上公共交通与地下轨道交通的结合,辅以生态居住及商业办公功能,展示生态居住功能与商办配套为一体的产城融合区,创建生态居住、休闲娱乐和活力工作的生态乐活城。
这个项目目前正在深化设计,预计2015年1月开工,2017年9月竣工。
青浦站 新城新地标 高度达178米
17号线青浦站上盖综合体项目位于外青松公路与盈港路交汇处,是淀山湖新城5个轨道交通站点中最为重要的地标性站点。作为新城一级地标,高度达178米,将对新城城市轮廓线形成统领作用。淀山湖新城公司特邀请美国墨菲杨、德国HPP、英国ATKINS三家国际知名设计事务所对青浦站的超高层进行城市设计。
青浦站概念性方案运用“水色青浦,因水成景”的理念,将多种业态与商业动线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拟打造崧泽文化新地标、创造上海之源新中心、营造水城栈桥新生活、传承江南邻里空间特色,构筑滨水文化商业聚落。此外,该项目拟重点引进3大类型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创意文化产业、现代服务产业,并聚焦以金融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为实力型高新技术产业提供总部级研发、展示功能,为中小企业提供孵化平台。目前多家国内外一线开发商均对青浦站上盖项目表示强烈意向。
淀山湖大道北侧
综合体做足水文章
淀山湖、淀浦河,青浦悠久的水文化正在即将出现的17号线地铁综合体中不断体现出来。在淀山湖大道站北侧地块已完成了方案的编制,项目以水文化为核心,以流动的水为主题,打造青西片区24万平方米(不含地下)集高端商业、购物和居住的组团。
在淀山湖大道北侧综合体的规划方案中,可以发现一系列变化的空间不断强调“水”的主题。以“峡谷”为主题的西面商办地块,通过瀑布流水的形式打破高密度建筑群的沉闷感,由高向低,水流通过多个水池、绿色景观逐渐慢了下来,蜿蜒曲折地流向东面的住宅群落。水成为连接商业办公住宅的纽带,处处可以亲水,远近高低均与水为邻,水成为流动的“生命”。17号线通车之际,淀山湖大道站南北两大综合体呼应,成为一个亲水戏水观水的新地标。 (本版图片均为效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