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喜欢跟朋友打羽毛球,在草地、在操场、在空旷的小区里,玩得轻松,打得得心应手。好朋友间打球从不论输赢,打球的时候,还习惯体谅对方:打重了,就说:“哎呀,对不起了”;打偏啦,就说“哎呀,打你软肋了”;球掉地上,乘球还在地上弹跳的一瞬间,来个海底捞月。球被安全救起,我们的打球继续进行。没有网,没有界线,更没有规则。目的简单,就是不让球掉地上。玩得开心,打得自由,起到锻炼的作用即可。
上个礼拜,去了次羽毛球馆,让我对打球有了奇异的想法。球场上,除了专业球员在练球,就是学球的球童。不管是球员也好,球童也好,学球、练球的目的很清楚,就是让对方输球。人在左面,我打右边,人站前面,我打后边,声东击西,指南打北。一对一也好,两两厮杀也好,是争锋相对,你死我活的争斗。
我们笑他们的打法是往“死”里打,而我们是以健体为目的的,所以我们是往“活”里打。
一样的打球,不一样的目的,最终成就了完全不同的行为态度。
突然发现芸芸众生也是如此,想别人“死”的,未必自己会“活着”。想别人“活”的,自己也会快乐地“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