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保健/康健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1月12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超低位直肠癌也能保肛
王志刚
  家住苏州的曾先生前段时间因为父亲的病而忧心忡忡。原来他父亲现年60岁,数月来反复便血和大便习惯改变,在当地医院检查肠镜诊断为“低位直肠癌”。他们咨询多家医院,均被告知为了根治肿瘤需切(剜)除肛门。对此医治方案,患者和家属都觉得难以接受,他们希望上海的医生既能治好病又能帮助老曾保住肛门。按现有的医疗技术,曾先生一家的愿望能否实现呢?

  直肠癌的治疗以手术根治切除为主,传统的术式主要有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手术)和直肠前切除术(Dixon手术),前者适用于距肛缘7厘米以下的直肠下段癌,意味着肛门保不住,只能做永久性结肠造瘘,即人造肛门,改变排泄路径;后者适用于肿瘤下缘距肛缘6-7厘米以上的直肠中上段癌,可以保住肛门及其功能。也就是说,7厘米曾经是术式选择的一道“分水岭”。随着吻合器的发明与完善,上世纪末,国内外开始使用双吻合器进行低位直肠吻合术。与此同时,腹腔镜手术的应用范围从切除胆囊逐步扩大到肠道外科。如今,腹腔镜直肠切除及通过吻合器吻合术,使得更低位的直肠癌能够保留肛门,盆腔复发率及病人生存率与传统手术无差别,更显著的优势是疼痛减轻、术后恢复快。

  根据老曾的肠镜报告和肛指检查结果,患者肿瘤下缘距肛门约4厘米,属于超低位直肠癌,术前核磁共振检查提示肿瘤尚属早期,只是位置很低,这种情况适用于最新的腔镜下免切口直肠癌根治术技术,尝试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手术既保证了肿瘤完整切除没有残留,又做到保存了肛门功能,还做到了腹壁完全无切口,手术历时3小时。术后老曾恢复得很快,第一天就可以下地,第二天即可进食流质,术后第四天有排便,并且肛门控便功能良好,术后第五天即出院。病理报告显示为一期直肠癌。

  低位和超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一直是外科医生和病人关注的焦点。这类病期早、病理分化良好的低位和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如果按照传统判断做了造口手术,患者排便渠道的改变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而腔镜免切口技术把腔镜肠癌手术微创、保留功能等特点发挥到了极致,术后恢复快,术后没有切口疼痛,住院时间短,费用低。

  多数研究认为,大肠癌发病率上升的原因与高脂肪饮食和运动不足等生活方式的改变相关。我国直肠癌占大肠癌比例较西方高,直肠癌中低位所占比例也较西方高,男女之比为1.65:1。目前本市健康人群中大肠癌呈高发状态,发病率每年上升4.2%。我国青年癌症患者中大肠癌占23.7%,青年患者肿瘤往往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所以早期发现至关重要。手术方式的革新无疑给早期发现的低位和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带来了福音。

  王志刚(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读者之声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目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化新闻
   第A16版:麒艺流芳·纪念周信芳诞辰120周年特刊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长三角
   第A23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A24版:文化·旅游/长三角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康/康复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时令
   第B06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B07版:新民俱乐部
   第B08版:资讯/市场之窗
超低位直肠癌也能保肛
肿瘤标志物与癌症有多大关联?
给合适的肿瘤病人 用适合的靶向药物
乳腺癌术后的防复发要点 前列腺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
合理膳食是预防癌症的重要举措
新民晚报保健/康健园B04超低位直肠癌也能保肛 2015-01-12 2 2015年01月1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