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丹佛大学曾有研究显示,“晒娃”太频繁很容易惹来朋友的“心烦”,被人从好友名单中删除。长宁区早教中心主任王岚则提醒,父母一定要把握好度,别借着晒孩子的名义晒自己,更要注意保护宝宝的隐私。
家长:幸福需要分享
注意:不要炫耀比拼
“看着自己的女儿一点点长大,总觉得又可爱又感慨,忍不住就想和大家分享。”小伊伊刚出生6个月,伊伊妈不好意思地说,没想到自己也变成了“晒娃族”。
“这种行为多是出于家长对孩子的爱,想要把它分享给亲友看。”王岚表示能理解新手妈妈们的想法。现在很多家庭是和长辈分开住的,家长通过在朋友圈发孩子吃饭、做游戏、学琴的照片,可以让不在身边的祖辈少一份牵挂。6岁以下宝宝们的家长晒娃,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想记录孩子的成长,看看宝宝一年的变化。不过,晒衣服、拼玩具、比谁萌……出于这样炫耀的心态来晒娃就要不得了。
安全:晒图别太频繁
隐私:合理设置权限
复旦大学博士、知名亲子教育专家付小平说,晒娃并不是坏事,但是,不要太频繁。“现在的坏人无孔不入,考虑到孩子的隐私和安全问题,晒娃度还是要适当。即使是晒娃,也尽可能不要选择正面的照片或视频,侧脸和背后的更好。”
王岚说,如何晒娃才恰当更要分情况讨论,第一种是朋友圈单纯以家人和朋友组成,这种情况下适度晒娃的风险较小;第二种是朋友圈较为复杂,混合了朋友、工作伙伴甚至理财顾问、房产经纪等,如果在朋友圈晒娃又不设置任何权限的话,会存在一定风险,可能泄露孩子信息,甚至会出现微信诈骗的案件。“要有自我保护意识,不要轻易透露孩子的姓名、出生年月和学校,可以在朋友圈设置分组权限,像孩子的照片之类的内容,就不要让无关紧要的微信‘好友’看到了。”
记录:不是单纯拍照
陪伴:需要父母投入
爸妈要晒娃,宝宝却不爱拍照,有时会引发亲子矛盾。有时候,年龄越小的孩子越不愿意被拍照,甚至会去抓相机,他们觉得这是在打扰他们的学习或游戏。
王岚建议:“如果孩子不乐意拍照,那么,妈妈就不要拍了,或用偷拍的方式来记录。尤其是在孩子专注地学习或做游戏的过程中,家长不要拍照而分散他的注意力,打断宝宝的思维,容易造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而且,如果家长光顾着给孩子拍照,通常只会注意到孩子的动作摆得好不好、背景漂不漂亮,忽略孩子在游戏过程中真正值得注意的细节,比如,是否需要家长的帮助,或成功了想要得到鼓励等。我们陪孩子,要明白陪伴孩子的真正意义,而不是单纯地拍照记录孩子的一举一动,而是要走进他的心灵。”
本报记者 马丹 实习生 朱佳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