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交通委排摸显示,目前本市道路隔离栏反光标识约为16万个,其中,静安区反光标识设置占全区道路隔离栏总数90%;黄浦、徐汇、闵行等中心城区也有数量不等的设置。
目前,国家尚无对道路中央隔离栏反光标识设置的规范标准,本市各区县反光标识设置五花八门,安全性、坚固性都不统一。为此,市路政局去年底已编制完成《城市道路隔离带端部警示标识设置指导意见(试行)》,规范城市道路隔离栏反光标识的设置标准。
同时,市交通委在漕宝路柳州路路口、漕宝路莲花路路口、宜山路桂林路路口、古北路红宝石路路口开展“深化试点”,尝试将新技术、新材料应用于反光标识,从技术层面解决晚间、极端天气条件下的行车安全。
今年,市交通委将督促各区县逐步推进道路中央隔离栏反光标识的整治与设置———道路已有反光标识的要实施整治,没有反光标识的要增设,新建改建道路和大修道路要同步设置反光标识,年底实现城市道路隔离栏反光标识的“全覆盖”。
同时,“道路隔离栏反光标识要纳入网格化管理,加强日常养护维修和应急处置,确保无污损,夜间正常发光或反光,保障公共安全。”市交通委副主任戴晓坚说。
技术标准、维护计划,作为职能部门的交通委可以有所作为,但预算资金却需财政支持。目前,本市道路隔离栏反光标识整治与设置量大面广,整治和维护投入经费较多,却没有纳入年度预算计划。“建议将整治、设置和维护经费列入财政专项预算计划,予以资金保障。”市交通委主任孙建平向人大代表们实话实说。
为此,薛潮回应:在道路隔离栏反光标识“深化试点”后,市人大常委会将重点监督反光标识的技术标准是否得到了公众认可,所需资金是否纳入了专项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