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许多公园、小区都铺设了鹅卵石路,光脚走鹅卵石路作为一种新颖的健身方式颇受欢迎。那么,这种方法的健身效果究竟怎样?上海开元骨科医院骨伤科主任肖荣宗提醒大家,踩鹅卵石路这种运动并不适合每个人,特别是有足部基础疾病的老年人走鹅卵石路健身很可能加重病情。
老年人视身体情况而定
七旬有余的王先生日子过得挺悠闲,平常爱看各类养生节目,听说人体足部有很多重要穴位,赤足在鹅卵石路面多走走,可以刺激人体,疏通足底血脉经络,有利身体健康。正巧家附近的公园有一条鹅卵石铺就的路,于是他每天都坚持走几圈。“刚开始走的时候脚底就很痛,但想想为了身体好,我就拼命坚持……”可是没想到走了将近半个月后,疼痛感越来越厉害,连正常走路都不行了,无奈之下只能去医院进行检查,发现患上了脚底筋膜炎。
肖荣宗主任解释道,足底跖腱膜(筋膜)有维持正常足弓、缓冲震荡、加强弹跳力的作用,跖腱膜炎常见于运动量较大者或者身体负荷过重者,长时间行走、负重过度,都会引起跖腱膜的劳损,导致局部无菌性炎症,从而出现疼痛症状。而一些天生高弓足和扁平足的人走鹅卵石健身就更容易引发疼痛了。
另有一些足跟痛患者则常见于长期负重过大以及40岁以上的中老年女性患者。由于组织变性导致韧带松弛,使跟骨的受力点发生变化,在新的受力点发生损伤和产生无菌性炎症时出现疼痛。在无外伤的情况下,经常用热水泡脚和膝关节等部位,对远离足跟痛都有好处。
老年人鞋跟未必越低越好
一般人上了年纪后,为了走路稳当、舒服,都会选择舒适轻便的平底鞋,但走路多一些后却仍然会感到腿脚疼痛,这是为什么呢?肖主任介绍,年过40以后,足底横纹肌营养障碍,足底脂肪垫的弹性慢慢减低,体重过量和骨刺都会减低脂肪垫的弹性,容易引起脂肪垫综合征从而引起足底痛。若经常穿平底鞋,会加速足弓弹性的丧失,更易引起脚和腿部的疼痛。肖主任建议,老年人适宜选用宽松、通气性好、质量高一些的厚底软垫的鞋子,可以弥补跟部脂肪萎缩带来的不适感。
微创技术帮助远离足跟疼痛
以往,一些足跟痛患者只是通过口服药物等采取保守治疗居多,疗效并不明显。上海开元骨科医院微创骨科主任吴鹏铎介绍,随着现代门诊技术的进步,微创技术无需住院、不影响正常工作与生活,帮助患者在短期内恢复健康,是应对疗足跟痛疾病的上佳选择。目前微创技术有“中医针刀”和“射频技术”。
中医针刀医学具独特的病因病理诊断,能够对疾病进行精确定位和针对性治疗,能够把大部分需要作开放性手术的疾病变为闭合性手术,因此,对于常规方法难以治疗的某些疾病,可施以针刀,减少病人的痛苦。
射频治疗则以现代生理学为基础,通过射频电流加热病变组织的肌筋膜,使之与骨膜中产生分离效应,有效消除骨骼附着点的软组织原发性炎症,松解肌肉、改善关节的活动度;再配合注入活性氧可诱导抗氧化酶的产生,使间质细胞和关节软骨合成增多,刺激软骨和纤维原细胞增殖,以达到消炎、止痛、松解粘连的治疗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