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新民教育
     
本版列表新闻
~~~小鬼当家 远离十大危险
     
2015年01月28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寒假安全手册
小鬼当家 远离十大危险
王蔚 CFP IC
  寒假即将来临。小鬼当家,安全第一。在家,如何防火防盗防触电防中毒;出门,如何保护自身的安全,防骗防害防意外事故。这既是常识,也是技能,更是青少年在假期生活中的必修课。

  交通事故

  【提示】 不要多人同骑一辆自行车,过马路要看好红绿灯。切勿在马路上奔跑、打球、玩耍。 

  拥挤踩踏

  【提示】 身处拥挤人群当中时,要时刻保持警惕。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涌来时,应该马上避让到一旁,但不要奔跑,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如果在路边要有商店、餐馆等可以暂避的场所,应进入回避一下。切忌逆着人流前行,那样非常容易被推倒在地。 

  鞭炮炸伤

  【提示】 购买指定商家的正规商品。不要把点燃的爆竹乱丢,更不要在燃放烟花爆竹时嬉笑打闹。燃放烟花爆竹时不要用手直接拿,而要放在地上点燃,观赏时保持距离。 

  漏电触电

  【提示】 如果发现电线上有某处电线皮剥落,千万别去触摸,尤其是手上有水时,更不能去触碰。

  应该知道家中总电闸的位置,紧急情况下立即切断电源,保住性命。如果发现家中的保险丝已经烧断,要请懂电的专业人士来修理。发现有人触电应该用干燥物或绝缘体等将触电者与带电物体分开。 

  户外运动伤害

  【提示】 年纪小的孩子,一定要在家长保护下才能在户外活动。对于大孩子,运动时必须穿戴全套保护装备,玩滑板、溜旱冰一定要在正规场所,并要戴上护腕、护肘、护膝等。

  遭遇火灾险情

  【提示】 不要盲目开门开窗,可用手先摸一摸房门,如果很热,千万不要开门,不然会助长火势或“引火入室”。不要盲目乱跑、跳楼,这样有可能造成不应有的伤亡。如必须从烟火中冲出房间,要用湿毛巾、衣服等包住头脸,尤其是口鼻部,低姿行进,以免受呛窒息。

  上门诈骗和盗窃

  【提示】 单独在家时,如有陌生人来访,不要轻易开门。即使对方说受爸妈之托来的,也得先给父母打电话确认。当接到“你爸爸、妈妈在家吗?”“你是不是一个人在家?”等试探性电话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可以假意让大人接听或者借口对方打错而挂断电话,千万不要透露独自在家的情况。

  煤气泄漏

  【提示】 要学会正确打开与关闭煤气灶的方法。煤气燃烧时,人不能长时间离开,以防止火被风吹灭或被锅中溢出的水浇灭。一旦发生煤气意外泄漏,应迅速开窗、开门,使空气流通,然后关闭气源阀门。此时,不要启动任何电器设备,也不能打电话等,以免引起煤气爆炸。

  烫伤烧伤

  【提示】 由热油、热水等造成的小面积烫伤如未造成皮肤裂伤,应立即脱离热源,并用冷水冲或用冰块、冷毛巾冷敷20分钟左右,这样既可以减轻疼痛,又可降低损伤程度。如果伤情严重,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网上不良信息

  【提示】 应自动远离发布不良信息的网站,且慎选聊天室与网站。如果网友传送任何猥亵或令人觉得不舒服的信息,千万不要响应,立即告诉父母或老师。

  本报记者 王蔚 整理 本版图片 CFP IC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上海两会·声音
   第A03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04版:上海两会·焦点
   第A05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上海两会·话题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评论·随笔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化新闻
   第A17版:文化新闻
   第A18版:文化新闻
   第A19版:专版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广告
   第A24版: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26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阅读/连载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财经新闻
   第A32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汽车周刊
   第B0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新民教育
   第B06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08版:移民·早教/新民教育
寒假安全手册
新民晚报新民教育B05寒假安全手册 2015-01-28 2 2015年01月2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