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个探索迷,或者就想拥有一段与众不同的旅程,推荐去太平洋上的波纳佩岛,附近的南马都尔岛城遗迹,被称为世界上最神秘的岛城。
波纳佩是密克罗尼西亚联邦主岛,位于太平洋的西南部,附近有珊瑚礁和个人工岛;而南马都尔岛城遗迹在波纳佩岛东部海岸线上,占地约18平方公里,遗迹是由4000多立方米的珊瑚礁底座和1300立方米的玄武岩建筑构成的神殿;神殿四周均是高达8米的城墙,城墙由一块块五边形玄武岩垒就,西城墙的外侧与珊瑚礁相连,从浅滩一直延伸到大海深处。天气晴好时,可以在水下看到5根巨型石柱,每一根石柱约需5人才能合抱,各柱之间间隔10米,颇为壮观。现柱子表面已被珊瑚、贝类等附着生物覆盖。在当地人眼里,这座深入海中的神殿是传说中的龙宫之城。
南马都尔岛城,在当地语言中意为“环绕群岛的宇宙”,但因为神殿建造在水上,因此又被称为“太平洋上的威尼斯”。不过,这个岛城更因为建造之谜和古墓的诅咒,而与复活节岛及其巨石像齐名,成为世界上最神秘的地区之一。
波纳佩岛位于太平洋的西南部,全年高温多雨,岛上的纳纳拉卡山、宁阿尼山等山的峰顶,终年笼罩在云雾之中。正是因为多雨,岛上植物比任何热带岛屿更为茂盛葱茏。整座岛屿被各种花草、树木覆满,外海的珊瑚礁浅滩上,遍布着红树林。南马都尔古城的周围,生长着红色根茎的五梨跤;古城建筑物的内部,长着高大的面包树和结着巨大果实的野薮木……如果放任树木生长,只要数个月南马都尔就会被热带植物吞没。
从波纳佩岛东海岸乘船下水,船只穿过杂草丛生的运河,再钻入遮天蔽日的红树林,驶入一个“井”字形的入口,这个入口通往遗址群中最大,也是地位最高的建筑物——“南特瓦西”神殿。对于波纳佩人而言,这座巨大神殿是历代大酋长起居的特殊场所,进入者必须先喝下一种具有镇静作用的饮料,这种饮料用胡椒科植物“卡瓦胡椒”之根榨出,据说饮用后,人会变得异常安静。饮过之后,进入者需要进行完整的祈祷仪式,才可以谦逊、小心地低着头,在神殿前慢慢通过。
这座古代巨型建筑,建造年代不详,发现者是600年前的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罗·费尔南德斯,作为第一个外来者踏上小岛,费尔南德斯被眼前的这座“海洋神殿”所震惊,从此打破了岛上的宁静。在随后的几百年里,原住民与殖民者的战争、原生宗教与基督教的冲突、德国军舰的炮击、日本军队的占领,一一在波纳佩岛上演,二战结束后,波纳佩岛成为美国托管领土。
由于南马都尔岛城遗迹过于庞大而古怪,成为建造之谜。有人经过这样的计算:南马都尔的整个建筑群使用了大约100万根玄武岩石柱,假设这些石柱的原材料都是从该岛北岸的采石场开凿的,经过加工之后再用筏子运到建筑地点,以每天动用1000名精壮劳力从事这项工作来算,光是采石就需要655年,将所有石料加工成五边形或六边形的棱柱,则需要200至300年,而运送到目的地并最终完成建筑,总共需要1550年时间。即便这些看起来不着边际的数字是真实的,也有两个确凿的理由可以推翻以上假设。一方面,根据波纳佩岛现有的人口数2.5万人推算,古代建造神殿时的人口应该还不到现在的1/10,也就是说,1000名精壮劳力实际上等同于当时该岛的全部劳动力。而为了生存,一部分人必须去从事农业和渔业生产,这样就使得建造古城所需的劳动力减少了很多。另一方面,根据对南马都尔遗迹进行的年代测定显示,其建造时间约为距今800年前。因此即便岛民不眠不休地建造,也难以完成如此大规模的建造活动。
从公元500年至今,波纳佩岛潮起潮落,南马都尔城的遗迹也在这潮汐的韵律中时隐时现。即便好奇的来访者一次次划着小舟小心翼翼地探访,也始终没有揭开神秘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