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焦点
     
本版列表新闻
向科创中心进军~~~上海今年将先期启动“以脑科学为基础的人工智能”项目
向科创中心进军~~~上海今年将先期启动“以脑科学为基础的人工智能”项目
     
2015年03月1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向科创中心进军
“中国大脑”驱动人类智能前行
上海今年将先期启动“以脑科学为基础的人工智能”项目
马亚宁
新民图表 制图 董春洁
  本报记者 马亚宁

  失恋、丧亲等烙在脑海里的创伤性记忆,能够抹去吗?孩子智力发育障碍、自闭症等脑类疾病,能够早发现、早干预吗?老年人得了阿尔茨海默氏症或是帕金森氏症,只能束手接受一步步恶化的病程吗?当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已经深入骨骼、脏器、神经甚至DNA时,仍有一片并不浩瀚却足够深邃的“不毛之地”,依然知之甚少。它,就是仅有约1.5公斤重的人类大脑!可喜的是,上海市科委今年将先期启动“以脑科学为基础的人工智能”项目,组织科研人员开展以应用和产业为导向的协同创新,并积极参与我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中国大脑”正在酝酿

  2013年,欧盟启动10亿欧元“人类大脑计划”,侧重以超级计算机技术模拟脑功能,绘制脑联接图谱;同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启动投资30亿美元的“大脑基金计划”,重点研发新的脑研究技术。 

  去年在沪举行的一次“脑科学”科普大讲坛上,美国、欧盟和中国的重量级国际脑科学研究专家济济一堂,中科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中科院外籍院士蒲慕明透露,继欧盟、美国先后启动投资巨大的大脑计划之后,我国正在酝酿国家级“大脑计划”。与欧盟 “人类大脑计划”重点利用计算机技术模拟大脑神经元电信号,以及美国 “大脑基金计划”侧重于开发探知大脑的新技术不同,“中国大脑计划”将以“健康脑”为导向,重点研究包括老年痴呆在内的神经发育疾病、精神类疾病、神经退行性病变的预防和治疗。

  作为一项“事关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大科技项目”,“中国大脑计划”有望从认识脑、保护脑和模拟脑三个方向全面启动。

  老年痴呆要早干预

  蒲慕明介绍,大多数我国脑科学专家认为“中国脑计划”应侧重社会需求,以“脑健康”为计划的主题。主要研究应聚焦在脑工作原理和与脑重大疾病相关的前沿领域上。它将在多学科交叉的基础上,以微观、介观和宏观尺度研究动态脑网络工作问题,尤其重视幼年神经发育疾病、中年精神类疾病和老年神经退行性病变的机理研究和研发早期诊断及早期干预的手段。我国丰富的脑疾病样本资源和非人灵长类动物的脑疾病模型将为中国特色脑研究提供优势。 

  据2013年中国疾病控制中心报告,我国脑相关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死亡总数的25%以上。未来,我国脑疾病负担可能达到每年上万亿元。随着生活环境改善和医疗水平提高,85岁以上的人群越来越多,而我国85岁以上老年人有50%患有老年痴呆。“现在痴呆症根本没有治疗的方法,这个病都是因为神经细胞死亡衰退,一旦到了这个程度,任何药物都挽回不了。”蒲慕明说,如果发现有老年痴呆倾向,就应该马上干预。干预方法主要是,多做脑力运动,如各种游戏等。   

  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百度公司CEO李彦宏提交提案建议设立“中国大脑”计划,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制高点。 

  人工智能是国际科研领域的最前沿,不但已经成为当前国际科技竞争的最重要技术之一,也是判断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标志性领域。我国在这一领域和发达国家差距不大,有“弯道超车”的潜力。2012年开始,百度“深度学习”研究工作就已启动,吴恩达等一大批世界知名专家纷纷加入。目前,百度正在推进一个名为“百度大脑”的项目,利用计算机技术模拟人脑,已经可以做到2-3岁孩子的智力水平。 

  目前,世界公认的建立人工智能大脑有两条路径,第一种是模拟人类神经冲突来还原大脑工作原理,进而建立人工智能;第二种,是根据群体的不断输入和反馈来训练机器为人服务,进而建立人工智能。李彦宏建议,设立国家层面的“中国大脑”计划,以智能人机交互,大数据分析预测,自动驾驶,智能医疗诊断,智能无人飞机,军事和民用机器人技术等为重要研究领域,支持有能力的企业搭建人工智能基础资源和公共服务平台。同时,面向不同研究领域开放平台资源,高效对接社会资源,依托统一平台协同创新。 

  他还建议,在人工智能技术成果的转化与共享方面,充分引入市场机制,促进研究成果转化,带动传统工业、服务业、军事等领域的融合创新,推动传统产业和社会服务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实际上,这个项目是要做一个关于人工智能的基础设施,把相应大规模的服务器集中建立起来,并开放给社会各个层面,包括科研机构、民营公司或是国企以及创业者,让大家在这个平台上尝试做各种各样的事情。 

  “深度学习”赶超人脑

  有可能成为“中国大脑计划”的一部分,上海今年将先期启动“以脑科学为基础的人工智能”项目。一个听上去“一半是人脑,一半是机器脑”的“科学新词”——“类脑人工智能”,浮出水面。据介绍, “类脑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是人类工业革命以来最有力的创新,上海将大力推动以脑科学为基础的人工智能研发。 

  近5年,国际上“类脑人工智能”取得突破性进展。2011年,“谷歌大脑”项目实现了机器系统对各种不同类型猫图像的自动识别,正确率与专家接近。这表明,计算机能在无需人力参与的情况下,完成原本专业人士才能从事的许多工作,可能在未来颠覆现有产业格局。这种人工智能技术称作“深度学习”,是通过对人的视觉皮层神经网络和人脑信息处理过程的模拟,使计算机在处理数据时拥有学习能力。在不少领域,“深度学习”机器已达到或超过了人的智力水平,即便在复杂度极高的围棋游戏中,计算机可达到专业四五段水平。

  目前,“类脑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快速推广到互联网、金融投资、医疗诊断、汽车自动驾驶、公共安全等领域,有望引发新一轮产业革命。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特别报道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日本为何难谢罪3
   第A16版:3·15专版
   第A17版:3·15专版
   第A18版:文化新闻
   第A19版:文化新闻
   第A20版:文化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专版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第B21版:旅游资讯
   第B22版:旅游资讯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新民俱乐部
“中国大脑”驱动人类智能前行
“人工智慧”走在全国前列
新民晚报焦点A04“中国大脑”驱动人类智能前行 2015-03-17 2 2015年03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