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往届相比,本届“白玉兰奖”颁奖活动作了较大的调整。首先是不再将“白玉兰戏剧论坛”与颁奖活动捆绑运行,而是根据全年戏剧创作演出现象,适时确定主题、不定期地举办。“白玉兰”奖自1989年创立以来,今年正值第25个年头。为总结25年来特别是近5年来的办奖成果和经验,进一步推动上海戏剧评论、创作和演出的繁荣发展,组委会组织了相关理论评论文章征稿活动,将在今年下半年汇编并适时举行“白玉兰戏剧论坛”。今年“白玉兰奖”颁奖活动另一个变化是将往年的获奖演员展演与颁奖晚会合二为一,将揭晓、颁奖与获奖演员表演更紧凑、有机地结合起来。
今年的“白玉兰奖”共有144名演员参评,组委会在观看了85%以上剧目的评委中抽取17名作为投票评委,经再次评议并经初选、提名奖决选、正式奖决选三轮投票,产生主角奖提名奖演员20名、配角奖提名奖演员10名、新人主角奖提名奖演员3名、新人配角奖提名奖演员5名。在所有38名获奖提名演员中上海演员占了10名。近几年来,“白玉兰”奖逐渐加大了“提携新秀成名家”的力度,从第25届起增加新人主配角及提名奖各1名。消息传出,参评本届“白玉兰”奖新人主配角奖的青年演员达16名,明显多于往届。
综观38名获提名奖的演员所演绎的作品,包括戏曲、话剧和歌剧、舞剧多个剧种,选材主题丰富,艺术风格多样。其中,有贴近百姓生活的现实主义作品,有原汁原味、忠实传承经典名作的演出,也有根据名著改编的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在最近三届“白玉兰”奖的角逐中,婺剧演员已连续两次上榜并名列前茅。其中青年婺剧演员杨霞云、楼胜凭出色的演艺才能分别夺得第23届主角奖榜首、第24届主角奖“探花”。本届又有一位婺剧名家朱元昊参评并被提名,如果他能获得主角奖,那么婺剧演员将在“白玉兰”奖平台上实现“连中三元”。
从2002年起,“白玉兰”奖每届都推出一个非常设性的大奖,以表彰一位杰出的前辈戏剧艺术家。今年的“白玉兰奖”将把特殊贡献奖颁予著名戏曲导演马科。马科1942年考入私立夏声戏剧学校,主攻京剧武生。1954年马科在周信芳主演的《文天祥》中既扮演群众角色并参与导演工作,该剧成为他戏曲导演生涯之始。数十年来马科导演了京剧《海瑞上疏》《海港》《宏碧缘》《曹操与杨修》《盘丝洞》等数具有影响力的戏曲作品,其中《曹操与杨修》被认为是“新时期中里程碑式的京剧作品”。该剧在1988年全国京剧新剧目汇演中获优秀剧目奖第一名,马科获最佳导演奖,此后殊荣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