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上,来自车企的代表委员指出,当前中国汽车出口存在三大问题,在这三大制约出口因素中,主要出口国货币相对人民币贬值带来的影响不容小视。自去年以来,各国货币兑美元均有不同程度的贬值,其中我国制造业主要出口的40个国家货币兑美元平均贬值8.8%,远远大于人民币兑美元的贬值幅度。这意味着人民币对这40个主要出口国家的实际汇率在不断升值。研究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每上升1%,将拉低出口增速1.5%。人民币对其他货币升值,就会推升出口成本,降低产品在当地市场的价格竞争力,对于海外市场的业务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包括长城、东风在内的多家车企在海外市场上均受到了汇率变化影响。
针对目前中国汽车出口遇到的问题,业内专家建议各汽车出口企业未来要进一步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份额,逐步由单一产品出口向产能输出转变。同时,建立稳定的营销体系,以此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为应对汇率波动产生的不利影响,部分汽车企业选择在当地建厂,进行资本输出。去年10月中旬,力帆汽车与俄罗斯利佩茨克州政府签署了投资意向协议,拟投资约3亿美元在当地建设全新的汽车整车生产工厂。目前,力帆汽车已在海外市场布局了5个工厂。长城汽车也表示,将在俄罗斯图拉州设立全资子公司,投资建设生产基地。奇瑞汽车继在巴西投产兴建一个发动机工厂后,又谋划在当地建立一座研发中心,以适应巴西本土市场的消费需求。
除了主动走出去投资建厂,车企也希望国家能在金融政策层面给予更多支持。去年中国进出口银行与吉利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提供200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支持吉利汽车在海外建厂等。不过车企最希望的是,能获取国内银行在私人消费信贷方面的支持。目前在巴西、俄罗斯等市场,几乎70%的消费者在购车时都会选择金融贷款。虽然目前部分国内银行已将业务延伸至海外,但在当地并未放开对私人消费者的金融信贷业务。另一方面,外资银行对中国企业的文化以及发展情况不够了解,业务开展并不顺畅,因此,从海外市场的消费需求来看,金融支持恰恰是最重要的。如果能通过金融贷款降低消费者购车门槛,可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人民币升值给国内车企带来的竞争力下滑。 李永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