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市规土局透露本市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已形成~~~
市规土局透露本市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已形成~~~
市规土局透露本市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已形成~~~
市规土局透露本市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已形成~~~
市规土局透露本市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已形成~~~
市规土局透露本市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已形成~~~
市规土局透露本市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已形成~~~
     
2015年03月25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规土局透露本市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已形成
沪上7000监测点定期给土壤“体检”
刘子烨 江跃中
  本报讯 (通讯员 刘子烨 记者 江跃中)整个上海被划分为近7000个面积1平方公里的网格,每个网格内,都设有1个监测点,定期给土壤“体检”。日前,市政协人资环建委开展“推进本市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课题调研,市规土局表示,本市土壤环境监测网络现已形成,并在完善之中。

  近年来,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土壤污染防治广受关注。去年4月,市政协人资环建委赴桃浦地区,调研“本市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在知情明政的基础上,不少委员积极献策,有力地推动了这项工作。

  据市规土局介绍,上海土壤环境监测网已形成,由近7000个监测点组成,覆盖全市各种土地类型。目前,监测指标主要包括54项无机指标,他们计划增加多环芳烃、有机氯农药等有机指标,以及对农作物的监测,了解土壤环境对农作物食用安全的影响,并按四年一次的频率,实施覆盖全市的监测工作。市地质调查研究院表示,覆盖全市范围的地下水环境监测网,也计划于2018年建成,以便对浅层地下水质状况进行长期监控,为生态环保乃至城市安全保驾护航。截至去年,本市已建成110口监测井,按照规划共要建成330口监测井。

  有政协委员提出,在土壤环境方面,环保、地质、水务、农委各有一套监测数据,将来在标准上,应尽量统一。市规土局回应,他们将和市环保局、市农委等部门密切合作,整合健全全市土壤、地下水环境监测网,形成全市”统一监测网络、统一规范标准、统一信息共享平台、统一实施政策体系。”此外,为加强土壤环境保护,本市将建立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档案,以便对土地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土壤和地下水的环境质量指标,也将纳入耕地保护内容。

  市政协委员崔海灵表示,本市的环境监测体系已搭好框架,这对摸清环保“家底”很有帮助,接下来要着重加强的,是对监测数据的分析,“海量的数据产生后,不能长期沉淀,应该拿出去共享,发挥作用,通过对数据的科学研究,了解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 在她看来,应尽快明确“解题”的职责由谁牵头承担,这是推进环保工作的关键。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广告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目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日本为何难谢罪
   第A17版:文化新闻
   第A18版:文化新闻
   第A19版:梦启东方
   第A20版:梦启东方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生态上海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6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时令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新民资讯
   第B01版:汽车周刊
   第B0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4版:我爱我车/汽车周刊
   第B05版:新民教育
   第B06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招生留学
   第B08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9版:新民教育/招生留学
   第B10版:科学咖啡馆/新民教育
   第B11版:广告
   第B12版:招生留学/新民教育
新一轮河道水环境治理菜单敲定
重大铁路工程也应保护水环境
“三水行动”12项菜单
沪上7000监测点定期给土壤“体检”
“草莓之乡”开草莓节
静安区街道党工委今更名揭牌
广告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7沪上7000监测点定期给土壤“体检” 2015-03-25 2 2015年03月2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