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5:阅读/连载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3月28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的梵高:徐渭(1)
慧泉
  ◆ 慧泉

  生活于明朝中期的浙江绍兴人徐渭,字文长,别号青藤道士、天池生等。他在一般人的印象里是一个艺术天才,一个怪杰;又是一个疯子,是中国的梵高!徐渭的一生,可谓曲折坎坷,贫困潦倒,加上精神病症的折磨,后只得靠卖画鬻字为生,但仍不足以解饥寒,因为他创新的水墨花卉大写意画法,他书写的重骨不重形的力透纸背的书法,在当时少人问津。他于监狱中创作的《墨葡萄》图中,我们可以听到他当时的哀叹:“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在他病逝了6年以后,他的诗文遗作《阙编》,被著名文学家、公安派领袖袁宏道偶然看到,竟大呼小叫起来,并高估为“明朝第一”!进而动情地写出《徐文长传》。在远离他300年后的大清朝,以诗、书、画称绝的郑板桥大师为表达对他五体投地的钦佩,亲刻一方“青藤门下牛马走”的印章,用来盖在自己的画作上。到了现代,我们的艺术大师齐白石曾以诗言志,也意甘为其“门下走狗”,而追随于九泉之下。

  成长于艰难困苦中

  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徐渭诞生在一个从贵州病退回绍兴老家的小官员家中。因为父亲的继室苗夫人没有生育能力,前面又有两个大哥哥同苗夫人心理上有隔阂。苗夫人要争口气,便将自己从贵州娘家带来的贴身丫头说给老爷做了妾,这才生下徐渭。徐渭叫苗夫人为“母亲”,叫生母作“姨”。当徐渭来到人世100天时,他的父亲却不幸撒手人寰。操持家务的重担,就落在了“母亲”苗夫人的身上。苗夫人对徐渭寄托着最大的希望,给予了强烈的爱意,但这种爱又带着十分的病态。

  徐渭虽然出生“低卑”,却聪明早慧。他6岁入私学,读书过目不忘;8岁学作八股文,一天能写出几篇小文章,被老师称赞为神童。10岁那年,因父亲死前分留给他的4名奴仆跑掉了,二哥便带着他去山阴县衙告状。县令刘昺见徐渭在公堂之上大模大样,对答如流,又得知他就是绍兴城出名的神童,顺便问道:“小孩童今年几岁了?现在学什么?”当徐渭回答说学做举业文字已经两年了,刘县令便想当场考一考他,要徐渭以《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为题,立即在堂下作文出来,自己则拿起纸状,一边阅览审理。哪知才看了不到20页,徐渭的时文已写就,呈了上来。刘昺对徐文的用语措词非常喜欢,又看到其中的两股文论十分精辟,还对仗工整,不禁提笔批写出许多赞语。临别,刘县令送了上好的纸笔,作为对徐渭的嘉勉。后当徐渭写出《雪词》赋,而轰动绍兴城时,他才年满13岁。也就在这一年,徐渭的大哥在外经商失败亏了老本,还欠下许多债务,无钱寄回家中。苗夫人只得靠四处借债以维持全家生活,不久后因生计无法维持,便狠心卖奴,最后连徐渭的生母也给卖了。这给徐渭幼小的心灵带来了极大的创伤,他哭了三天三夜,粒食未进。从这以后,徐渭时常夜里做恶梦惊叫,并伴有头晕脑胀的毛病。

  苦难还在后头。15岁,苗夫人病故;20岁,二哥徐潞死在贵州异乡;25岁,大哥徐淮病死;26岁,妻子潘氏染上肺痨病死,留下不满2岁的长子徐枚。而因大哥的病故,当地豪绅毛氏以徐淮欠下巨额债款之名,强行霸占了他绍兴老家的祖屋。若列举徐渭参加科考的经历,那真是太辛酸了!从他17岁参加“童子试”科考不中开始,一直考到41岁,前后共计参加了7次科考,只有两次进入复试,但均以败北而终。不过20岁那年应乡试未中时,他愤而向县里的主考官致书请求重试,才得以录为县学生员,也即获得秀才的身份。公元1543年,徐渭投入到与绍兴文人谈经论道的交游之中。这其中有他的表兄弟、诗人萧勉,族姊夫、官员兼诗人沈炼,他的老师、哲学家钱楩,书法家兼诗人杨珂,对他后来从事绘画产生重要影响的画家陈鹤,官员兼诗人柳文,进士兼诗人诸大绶等。这些文人们经常聚会于绍兴城的私人府邸,或是酒楼画舫,高谈阔论时事、作诗、泼墨丹青,被人们誉称为“越中十子”。绍兴离哲学家兼教育家王守仁的家乡不远,所以阳明之学也风行于浙东一带。阳明心学中的心外无物、超俗即俗、知行并进的新思维深深地打动着徐渭。过后的几年中,徐渭曾到杭州拜会过别号“青门山人”的知名画师沈仕老先生,并向他请教画技。徐渭开始摸索泼墨大写意的花卉画法,表现出惊人的创意,一反当时“形肖而无神”的世俗传统。

  自由出入总督府的怪客

  徐渭一生,没有正式踏入过仕途。人生唯一的一次机会是在37岁之后,受邀到胡宗宪的总督府里做书记员(秘书),但并没有授予任何官职,属于总督“雇养”的门客之一。胡宗宪是一个投笔从戎,能打仗、善权谋的将军,更是位挥霍无度、好坏兼备的两面人。他疯狂巴结赵文华、严嵩等朝中权臣,以他们作靠山,成了严嵩势力圈里窃权罔利的帮凶;但他又能够用妙计诱杀勾结倭匪作乱的海上大寇王直、徐海等,给歹人以沉重的打击。自明朝以来,日本海匪经常出没在我国的沿海地区进行骚扰,并勾结一些国内的黑心海匪,在我海上及沿岸地区进行肆无忌惮的烧杀掠抢。嘉靖31年(1552)之后的短短几年中,我便有几万的军民惨死于他们的刀枪之下。此事使朝野震惊,且同仇敌忾。嘉靖33年,朝廷任命浙江巡府胡宗宪为总督,总揽东南七省的军务,重点是打击海上倭匪。胡宗宪手下缺少写文章的高手,听说徐渭先生甚是了得,便诚聘他来自己幕府里担任书记员(秘书)。徐渭就这样正式进入到胡宗宪的幕府中。当时胡宗宪位高权重,整个幕府上下显得十分威严,而胡总督又对其下属管束得极为严厉。那些将吏们参见他时都要跪着讲话,匍匐前行,不敢抬头。但是徐渭却经常身穿麻布长衫,头戴黑头巾,昂首阔步地出入总督府,并毫无顾忌地与胡宗宪纵论天下大事。徐渭的这种风格,反而使胡宗宪大为欣赏,感觉这才是名人高士能够表现出的举止。徐渭也确实出过一些打击倭寇的好主意,可见他并非纸上谈兵的书生。

  有天,碰巧胡总督的手下先后捉住了一雄一雌的两只白鹿,可把胡宗宪给乐坏了,他将这非同寻常的吉祥物献给明世宗嘉靖帝以邀宠,并请徐渭附写《献白鹿表》一并呈皇上。但是胡总督鉴赏能力不高,担心徐渭的文章不能够锦上添花,便又找人写了几篇同样的文章,一起送到京城,并修书给好友董份学士等,请他们从中挑选出最优秀的表文来,结果徐渭之作得到了一致公认。后来果然龙颜大悦,给胡宗宪赏赐丰厚。胡总督当然更加对徐渭另眼相看,徐渭也更加地狂放不羁。有时候幕府里有急件需要徐渭操刀办理,却又上下找不着他,于是派人上街到各处寻觅,结果见徐渭正在酒肆里同几名当地的年轻人酣酒狂饮,已经喝得老高了,哪还能办什么事!胡总督听说后,以“名士当如斯”而一笑了之。徐渭还多次写诗投赠给吴成器、俞大猷、戚继光等,对他们英勇杀敌的所为表达由衷的赞佩。徐渭曾经跟随胡宗宪奔赴江西,但在途中因脑风旧病的严重复发,不得不独自返回。

  明嘉靖四十一年,严嵩被削职为民,其子严世蕃因贪赃枉法遭收监、抄家、被诛。胡宗宪也以严嵩死党遭捕入狱,死于狱中。自胡宗宪倒台后,徐渭失去靠山和经济来源,还要面对周围人们的白眼、嘲讽。徐渭画出了一些造诣相当高的泼墨花卉作品,想换点生活费,但是没有人愿意要。他在当时画的《雪竹图》里,以风雪中挺立的竹枝,象征性地表露了自己在人世中所历经的各种凄风苦雨,并题诗道:独有一般差似我,积雪千丈恨难消。后来有胡宗宪幕府的人士被收监治罪,徐渭在恐惧大祸随时将临、性命朝不保夕的重压下彻底崩溃,他想用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于是他写好了《自撰墓志铭》,算是对自己身后的交待。他的精神越来越恍惚,开始拿起斧子猛击自己头部,使头骨破裂,血流满面;后又拔下墙上的铁钉直撞入耳中,还将自己的肾囊砸碎……

  徐渭采取的自杀方式,实在是古怪而又残忍。这只能由两种情况作出判断,一是当时徐渭还没有意识到以沉湖了断的方法更简单,二是徐渭确实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当这精神病发展到使他穷凶极恶时,他便由自残转向了伤人,竟然怀疑到继任妻子张氏有外遇而将她失手打死,自己也就付出了打入死牢待斩的代价。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评论·专栏
   第A06版:新民资讯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人物·评论/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圈内圈外
   第A14版:专版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梦启东方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样本/设计之都/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现场
   第B04版:样本/设计之都/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样本/设计之都/国家艺术杂志
   第B06版:探密/设计之都/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展会
   第B08版:聚焦/设计之都/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漫画世界
   第B10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2版:大购网专版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目击
中国的梵高:徐渭(1)
花儿为谁红
犹太难民在上海
新民晚报阅读/连载B15中国的梵高:徐渭(1) 2015-03-28 2 2015年03月2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