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5: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3月29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读书有益健康长寿
潘裕民
  文/ 潘裕民

  古今中外的名人志士都爱读书,像孔子、陆游、巴甫洛夫、萧伯纳、马寅初、巴金、冰心等,他们不仅把读书作为获得知识的手段,而且还把读书作为养生的方法之一,从而得到了健康长寿。宋代诗人陆游在医学并不发达的时代,尚能活到85岁。他在诗中多处提到读书:“读书有味身忘老”、“病需书卷作良医”等。欧阳修自述其读书感受时说:“每遇体之不康,则取六经、百氏,若古人之文章,诵之。爱其深博闲雅,雄富伟丽之说,则必茫乎以思,畅乎以平,释然不知疾之在体。”身体的不适感,竟然因为读书而荡然无存。

  据有关部门统计,在属于长寿的18类职业中,绝大多数是脑力劳动,而脑力劳动离不开读书。从欧洲文艺复兴至今,世界上最杰出的50名科学家、发明家和文学家,都是比较长寿的;16世纪以后的400位杰出人物中,其中科学家的平均寿命达79岁,为最长寿一族。据报道,87岁的雕刻家、书法家钱绍武还在孜孜以求、潜心创作;著名出版家巢峰85岁时仍出新著《辞书记失》;名作家王蒙八十自述笔耕不辍;元老辈特级教师于漪已年过80还活跃在教育战线;还有获第六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终身成就奖的百岁老人徐中玉教授、96岁高龄的钱谷融教授等知名学者仍在勤奋地读书。当然,这还不足以证明读书就能使人长寿,但读书有益身心健康,却是不争的事实。

  书要读进去,必须心先静。静心读书时,忘却烦恼,心静如水,物我两忘,人体各个系统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有利于人体远离疾病的侵袭。因此,现在有些国家在医院开设了图书馆,称之为“书籍疗法”,其道理就在于读书能转移不良情绪,从而促进身心健康。由此看来,所谓“读书破万卷,不用去医院”,这句话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作者系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原副院长、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百姓故事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读者之声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新闻面对面
   第A09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2015国际滑联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
   第A12版:梦启东方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文化新闻
   第A15版:文化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2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金色池塘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6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早春食玉兰
秦怡养生“四诀窍”
乾隆“十常”养生法
读书有益健康长寿
吃素减少患大肠癌风险
新民晚报金色池塘/长命百岁B15读书有益健康长寿 2015-03-29 2 2015年03月29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