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新民环球
     
本版列表新闻
数字大潮下固步自封只会惨遭淘汰~~~
数字大潮下固步自封只会惨遭淘汰~~~
数字大潮下固步自封只会惨遭淘汰~~~
数字大潮下固步自封只会惨遭淘汰~~~
数字大潮下固步自封只会惨遭淘汰~~~
     
2015年04月02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数字大潮下固步自封只会惨遭淘汰
大企业:创新举措各有千秋
沈敏
■ 赫尔辛基的初创技术企业研讨会Slush会场 图GJ
  文 / 沈敏

  数字经济时代瞬息万变,消费者行为模式也不断进化,不能与时俱进而遭淘汰的大企业比比皆是,比如英国百年超市伍尔沃思、美国昔日第二大书商博德斯、诺基亚、宝丽来、柯达……

  这些业界传奇纷纷破产关停,固然有金融危机的打击,但关键还在于固步自封、缺乏创新。同时也有一些大企业吸取教训,加大创新力度,得以在数字大潮冲击下幸存并壮大。

  大企业陷创新困境

  “通常大企业比初创企业保守得多,不愿意做任何未经测试或可能损及收益的事。”从事商业咨询的“红色火箭风险公司”合伙人乔治·迪卜指出,“投入创新真的需要企业具有独树一帜、敢于冒险的精神。”

  迪卜说,短期主义也是很多大企业的通病,因为它们要满足股东们对利润稳定增长的期望,相对而言就没有那么多精力投入到收益前景不明的研发领域。

  云端和互联网服务供应商Exponential-e是IT界红星,它的创立者李·韦德认为,企业专注于短期盈利确实是阻碍创新的重要因素,另一因素则是企业领袖的个人作用。那些创新成果卓然的企业通常有个强有力、激情四射的带头人,譬如苹果公司的史蒂夫·乔布斯,生前是个“极其严苛的监工和我行我素的梦想家”,然而推动创新就需要这样。

  这种领导人一旦离开,企业的创新冲劲就大不如前。英国老牌的乐购连锁超市当初在特里·莱希主持下生机勃勃,但如今扩张势头远不如德国超市阿尔迪和利德尔。

  高德纳咨询公司的杰基·芬恩说:“规模越大挑战越大,一个强大的品牌会担心,一旦创新失败就会损害它的声誉。然而止步不前是不行的,商场是个不断上行的自动扶梯。你周围的世界在变,消费者的期望在变,竞争者一直在试图赶超,威胁要抢走你的生意。”

  不拘一格寻找创意

  虽然有创收压力,但并非所有大企业都固步自封。欧美企业界就有一些正面例子,在它们的创新实践中,开放性是一个关键因素。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在全世界建立研发中心,为改进产品和服务提供创意,更将创新“外包”:邀外部人才参加设计竞赛。2013年,通用向机械设计工程师网络社区GrabCad发出英雄帖:为通用生产的喷气发动机设计一款更轻更结实的支架。GrabCad收到大约700份3D模型参选方案,通用奖励了一些最优秀的方案,其中一个来自印尼大学生,设计的支架重量比原来直降84%。

  硅谷银行英国分行行长菲尔·科克斯说,“创新外包”绝对是个趋势。“大公司面临创新经济日新月异和成本高昂这两重压力,会越来越青睐‘开放式创新’。通过与学术机构或其他草创期小企业的合作,大公司能够更快更轻松地引进新产品和新策略。”

  英国巴克莱银行业也是“创新外包”的实验者和受益者。它与美国著名创业孵化器TechStars合作,在伦敦东区成立一家“加速器中心”,合作开发新型金融工具,改善金融服务体系。在340家申请加入“加速器”项目的企业中,有11家被选中。

  巴克莱银行内部的研发团队也没闲着,2012年推出的个人支付平台Pingit大获成功。“推出Pingit通常需要两三年时间,而我们只花了7个月。”设计总监德里克·怀特透露秘诀:设计必须紧跟顾客需求,快速制定标准,研发团队规模不要大、能随机应变,讨论会要天天开而非每周开一次。“大公司不一定要按大公司的方式做事。”他说。

  运营方式也要创新

  英国天然气公司原属国有垄断企业,目前仍是拥有大约1000万客户的英国最大能源企业,按说不愁没饭吃。但随着智能电表、物联网等新鲜事物的到来,这家老牌大公司的江湖地位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英国天然气公司也有自己的初创企业项目“蜂房”,主要开发智能计量设备。公司智能家居部主任卡西尔·侯赛因介绍,“蜂房”根据埃里克·里斯在《精益创业:当今创业者如何不断创新以打造超成功企业》一书中的“精益创业准则”创立,这意味着开发新产品或服务不要指望一举成功,而需步步为营,不断征询用户意见,避免把钱浪费在开发用户根本不想要的功能上;每完成一个阶段的开发都要经过测试,获取顾客反馈,借以改进。如此一来,成功已铺垫在开发过程中的每一步。

  依据这一准则,“蜂房”开发出一套让用户通过智能手机远程调控家中温度的自动暖气系统,目前已有大约8万名用户。侯赛因认为,要是还按集团原先那套庞杂的运营机制做事,新产品的推出不会那么顺利,“蜂房将近四分之三的业务都由集团外的数字技术人员承担”。

  电商亚马逊公司大概是最能体会精益创业精髓的大企业,它的云计算服务平台AWS去年推出了280项新功能。伊恩·马辛厄姆如此概括AWS的运营理念:研发团队规模必须够小,用两张大披萨饼就能喂饱;给他们自主权,让他们直接接触客户;鼓励冒险和创新意识。

  诺基亚孕育新企业

  当诺基亚这艘大船倾覆时,不少人怀疑芬兰IT业是不是不行了?

  诺基亚作为一家企业是倒了,但它的废墟养分充足,成为孕育一大波初创企业的温床,并带动芬兰IT界的新生。

  诺基亚当时被迫遣散2.45万名员工,其中不少高端技术人才自立门户。2014年一波跨国企业收购潮让世界重新瞩目“后诺基亚时代”的芬兰IT业:谷歌以数亿美元收购赫尔辛基的3D图形设计软件公司drawElement;脸书收购了Pryte,后者开发出的技术让智能手机用户无须事先购买流量套餐,只须在使用应用程序时用多少买多少;手机游戏开发商Supercell的《部落战争》和《卡通农场》两款游戏大获成功,日本软银公司用15亿美元收购了这家初创企业51%的股权。

  赫尔辛基的初创技术企业研讨会Slush创立仅3年,参会企业便从2012年的300家增加到2014年的1万多家,成为全球瞩目的科技盛会,直追英美同类平台。参加这一盛会的许多初创企业都与智能手机相关,创立者多是诺基亚旧部,Jolla公司就是一个典型。

  Jolla推出开放源智能手机操作系统Sailfish,其前身是诺基亚一个被中断的开发项目Meego,Jolla的联合创始人马克·狄龙曾在诺基亚工作11年。他介绍,和现有操作系统相比,Sailfish提供更便捷的多任务操作,而且和安卓一样是开放源系统,除自带数千个应用程序外,也能兼容安卓程序。

  芬兰IT初创企业的另一个成功因素,是政府的大力扶持。芬兰国家技术创新局每年有5.5亿欧元预算,芬兰阿尔托大学下属“初创桑拿中心”2010年至今已成功“孵化”120多家初创企业,芬兰就业和经济部推出的Vigo加速器项目则致力于帮助已经证明市场价值的企业加速成长。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新民资讯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日本为何难谢罪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财经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A17版:文化新闻
   第A18版:文化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5版:上海花城
   第A26版:海湾国家森林公园/上海花城
   第A27版:上海花城/辰山植物园
   第A28版:上海植物园·2015上海(国际)花展/上海花城
   第A29版:上海植物园·2015上海(国际)花展/上海花城
   第A30版:共青森林公园/上海花城
   第A31版:上海花城/古猗园
   第A32版:上海动物园/上海花城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4版:商界/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2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
   第B14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B15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1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9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0版:广告
热点锁定
本期导读
大企业:创新举措各有千秋
东京“工匠空间”将创意变产品
夫妻合办公司 瞄准墙纸市场
新民晚报新民环球B01大企业:创新举措各有千秋 2015-04-02 2 2015年04月0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