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新民环球/社会
     
本版列表新闻
“熊孩子”不听话就来它几下 欧委会不满法不立法禁体罚~~~
“熊孩子”不听话就来它几下 欧委会不满法不立法禁体罚~~~
“熊孩子”不听话就来它几下 欧委会不满法不立法禁体罚~~~
     
2015年04月02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熊孩子”不听话就来它几下 欧委会不满法不立法禁体罚
法式育儿经:“打屁屁”又何妨
沈敏
■ 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校长体罚不服管教的学生
■ 一幅画于一九〇二年的漫画《爸爸的逻辑》:孩子说:“爸爸!爸爸!我不是故意的!”父亲说:“好吧,那你因为为了不受罚而挨打!” 本版图片GJ
  在育儿理念方面,一般认为东方人比西方人更倾向于相信“不打不成器”。但其实,并不是所有西方国家的父母都认为“无论孩子怎么淘气,都不该动手打”。

  最近,欧洲委员会就批评法国未能明确立法全面禁止体罚孩子,比如法国家长热衷用打屁股来管教孩子就不对。

  大部分法国人对此不以为然:打屁股在法国盛行好几个世纪,可谓法式家庭教育的“光荣传统”,对于“熊孩子”,就该照着小屁股来那么几下。

  “一种法式激情”

  1951年的一档法国电台节目曾邀请听众讨论“家长打孩子”的话题,有一个评论员说:“我不喜欢扇耳光,打脸可能会对听力和视力造成损伤,特别是动作猛烈的时候。不过众所周知,打屁股对促进血液循环很有好处。”

  对今天的听众来说,这种理论即使不算大逆不道,也是“政治不正确”。

  瑞典在1979年率先立法禁止以任何形式体罚儿童之后,欧洲已有20多个国家效仿立法,但法国人在这方面却不想与时俱进。相反,不少法国人认为,老师固然不该体罚学生,但家长用打屁股来惩戒不听话的孩子挺正常,是传统法式家庭教育的一部分。

  今年3月初,欧洲委员会批评法国未能明确立法全面禁止体罚孩子,在法国掀起热烈讨论。法国舆论几乎一边倒地认为欧洲委员会小题大做。法国媒体的评论文章以《打屁屁:一种法式激情》之类为题,网上论坛则充斥着各种鼓吹打屁股好处的帖子。

  “这种反应确实是我们始料未及。”法国最有影响力的育儿杂志《父母》专栏作家克里斯蒂娜·埃尔南德斯说,“很多读者说,打屁屁是教育孩子的一种方式。家长们竟然还认为用打来管教孩子是一种好方法,这让人震惊。他们觉得应该时不时向孩子显示自己的权威,这属于法国传统育儿理念的一部分。”

  允许“低烈度”惩戒

  在法国,对儿童施暴属刑事犯罪行为,这与其他欧洲国家并无区别,但法国法律同时允许父母用“低烈度”的惩戒手段管教孩子。究竟什么程度算是“低烈度”、什么程度会构成“虐童”,法律并未给出明确指示,具体由法庭裁定。由于法律语焉不详,相关诉讼经常引发争议。

  2013年,一位父亲因为打了9岁儿子一顿屁股,被法庭判罚500欧元。法庭认为他的管教“过头”,理由之一是他开打之前先脱了儿子的裤子。当时,这一判决把整个法国社会分成了两个对立阵营。

  研究儿童发展史的学者玛丽-弗朗斯·莫雷尔告诉英国广播公司(BBC),数百年来,法国社会的天主教传统和政府的治国理念一直强调,家长有义务将孩子教育成模范公民。“父母有权利也有义务,而孩子们只有义务。”

  她说,法国国王路易十三才一岁就经常挨打,全是他父亲亲自下的命令,可见打孩子在法国之天经地义。当瑞典1979年立法禁止打孩子时,法国人普遍觉得“搞笑”。

  当然,随着时代变迁,法国人的育儿理念也渐渐有所转变。“避孕观念普及之后,人们生的孩子越来越少了,大部分孩子的出生是出于父母的自愿选择,于是出现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儿童权益开始受到重视。”

  “该出手时就出手”

  BBC注意到,在是否应该立法禁止家长体罚孩子的问题上,法国和英国的民意调查结果差别不大:去年的一项调查中,英国有将近69%人反对;2009年的调查中,法国人有67%人表示反对。不过,对这个问题的实际认识,英法两国的社会舆论似乎有截然不同的氛围。

  在英国育儿网站“妈妈网”(Mumsnet)上,言论几乎一边倒地反对用“打”来教育孩子,把这种行为形容为“可憎”、“欺凌弱小”、“不可原谅”。有人评论道:“居然还会有人打孩子屁股?果真如此的话,有人敢站出来承认,并解释一下原因吗?”

  对比英国家长普遍觉得“惊世骇俗”的情绪,法国家长态度要从容得多。

  在巴黎市中心的罗盖派因小学校门口,BBC记者采访了一些家长,发现他们对此看法更多面,其中有些不惧坦言:管教孩子“该出手时就出手”。

  “(打孩子)不能成习惯性行为。”一位父亲说,“但有时候某些孩子就得靠扇耳光来教训,这样他们才知道什么是规矩。要是没立下规矩,他们将来会干出坏得多的事情。”

  一位两个孩子的母亲表示,“如果一个轻轻的耳光可以让孩子明白事理”也不错,不过欧洲委员会的裁定有它的重要意义,“因为打屁股有可能发展为虐童,虽然我觉得这是两码事”。

  只有一位母亲表示坚决反对打孩子:“这会让家长在孩子面前丢脸,这行为很可怕。”

  法国人的育儿理念并非第一次受到关注。美国女记者帕米拉·德鲁克曼随法国丈夫搬到法国并生下孩子,发现法国人的育儿理念不同于美国人。在她看来,法国人更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讲究给孩子从小“立规矩”;美国人则更强调“尊重孩子的天性”,尽量满足孩子需求。这样教出来的法国孩子在公众场合通常表现得更有教养、更尊重他人。她把这些观察写成《法式育儿法》一书,2012年在美国出版后成为畅销书。

  德鲁克曼说,相较于英国和美国人,法式育儿法“更为传统、更讲究树立父母权威”。而英、美两国如今开始对法式育儿法显示出新的兴趣,也是因为发现了本国孩子身上似乎存在过于娇纵的问题。“在英国和其他国家,有一种看法是那种消极不作为的、以孩子为中心的育儿方式做得有点过火了。”

  不愿议题分裂国家

  早在半世纪前,法国就已禁止学校体罚学生,越来越多的家长不赞成用打来教育孩子。但大部分人觉得,没必要明文立法束缚家长手脚。

  德鲁克曼说:“法国家长觉得,立法约束等于是在侮辱他们分不清打屁股和虐待儿童之间的界线。”

  法国家庭事务部长洛朗斯·罗西尼奥接受法新社采访时也表态,法国并不需要立新法,只需让国民对育儿方式来一场集体讨论,“我可不想让国家分裂成两个阵营。”

  在野党绿党去年曾提出家庭法案修正案,建议禁止包括打屁股在内的一切体罚儿童行为,但后来撤回了议案。

  带头提案的绿党议员弗朗索瓦-米歇尔·朗贝尔告诉BBC,是否立法禁止打屁股是个“容易造成分裂的问题”,选民正焦虑于国民经济复苏状况的情况下,政府不会“没事找事”,把这个争议议题扔给选民。

  有些评论认为,法国国民反对立法禁止“打屁屁”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觉得家长管教孩子是私人生活,不应由政府指手画脚。

  不过,更重要的原因也许是,法国人的某些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从1951年到现在没怎么变。

  “稍微打几下屁股又打不死人。”罗盖派因小学门外的一位父亲告诉BBC,“我当孩子的时候也被打过屁股,能促进血液循环。” 

  沈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新民资讯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日本为何难谢罪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财经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A17版:文化新闻
   第A18版:文化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5版:上海花城
   第A26版:海湾国家森林公园/上海花城
   第A27版:上海花城/辰山植物园
   第A28版:上海植物园·2015上海(国际)花展/上海花城
   第A29版:上海植物园·2015上海(国际)花展/上海花城
   第A30版:共青森林公园/上海花城
   第A31版:上海花城/古猗园
   第A32版:上海动物园/上海花城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4版:商界/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2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
   第B14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B15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1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9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0版:广告
法式育儿经:“打屁屁”又何妨
管教靠“打屁屁”比例不降反增
广告
新民晚报新民环球/社会B03法式育儿经:“打屁屁”又何妨 2015-04-02 2 2015年04月0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