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4月04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几何”称主角具象变抽象
尹颖
■ 《平衡》 用三组不同形状的钢材平衡画面 张悦 摄
■ 《钢材的印象》 采用负像效果表现钢材,画面增添了印象图案的色彩 海天 摄
■ 《图案》 用圆形钢材截面组合的画面图案 柴国泰 摄
■ 《材与形》 不同形状钢材的组合,突出图案的重复感 秦涛 摄
  ◆ 尹颖

  对于学习摄影的人来说,是否对几何图形有较高的敏感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摄影创作的好坏。为什么这么说?试想一下,当你开始摄影构图时,第一个进入脑海的是什么?三分构图法?充满画面?引导线?景深?重叠?再有经验的,也许还会想到透视、角度和色彩。事实上,很多艺术家都会下意识地在取景器中看到形状,正是这些几何让摄影作品成为了具有视觉艺术感的画面。

  为了培养学生对于隐藏在生活中的几何图形的观察和表现能力,我选择了一家市场的钢材车间,让他们自己在这些形状不一的钢材中,找到最能够表现几何图形美的角度,并可以结合后期制作来完成作品。这就不光考验到他们对于日常生活事物的观察能力,更需要结合对图像整体的构想和把握,在拍摄时就要想到后期如何达到理想的表现效果。

  在学生们的作品中,不难看出每个人构图思维有着很大的不同,有人喜欢简约的表达,比如《节奏》就选择了整齐排列的钢管,大小一致的圆形整齐排列,在经过后期黑白处理后增添了单纯的节奏感,然而钢管切口微微卷起的边丝,让画面显得不呆板,反而有种真实的美感;有人则喜欢细碎复杂的堆砌,比如《钢材的印象》则将这些或长方形或圆形的几何图形布满画面,再经过负像效果处理后,整个画面上的几何图形有的相融,有的分离,分别形成了不同的形状,同时也将钢材的具象图形化作了抽象印象,颇具现代感。

  好的摄影作品不光要会拍,同时也要会后期处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作品都是靠修片修出来的,而是要求通过后期处理呈现出不同的印象,哪怕是一样的画面,仅仅变化一下色阶,最终呈现出的印象也会截然不同。要熟练掌握这细微的变化,还要不断在生活中多看多练。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目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新民图视绘
   第A10版:大购网专版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动态/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专稿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名家示范/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邮珍赏析
   第B12版:家装专版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家装专版
“几何”称主角具象变抽象
重复也能美得惊人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B05“几何”称主角具象变抽象 2015-04-04 2 2015年04月0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