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上海市气象局首席服务官孔春燕说,对上海而言,由于地理范围实在太小,很难评估厄尔尼诺这样一个发生在赤道范围的气候事件会给上海带来什么直接影响。“从气候预测的角度来说,现在判定上海今夏是否‘史上最热’还言之过早。不过,对全球而言,厄尔尼诺现象确实让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概率增大。”昨天召开的中国气象局新闻发布会也发布了对厄尔尼诺现象的最新监测数据并提醒说,预计这次厄尔尼诺事件将在今年春夏持续,可能会导致我国今年夏季出现南涝北旱。
3月申城气温偏热1℃
据上海气象局最新资料显示,3月份,虽然上旬气温偏低,但中后旬气温较高,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3月的最后一天,最高气温达到了28.5℃,市区徐家汇站的月平均气温为11.2℃,比常年偏高了1℃多;降水总量未达100毫米左右,和常年持平,雨水分布也比较平均,14日到21日的8天中出现了7天降水。从全国来看,3月全国平均气温为5.8℃,比常年同期(4.1℃)偏高1.7℃,为1961年以来同期第四高,仅低于2008年、2013年和2002年的同期值。
不过,孔春燕说,很难界定厄尔尼诺究竟给上海带来了什么直接影响,也不能简单地把上海的气温偏高“归咎”于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
今夏可能南涝北旱
根据国际标准,判定某一年是否是厄尔尼诺年,指的是赤道中东太平洋地区海洋温度比常年平均值异常偏高0.5℃,并且这一状态维持至少3个月以上,那么第一个月才是起始月。中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东南部,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厄尔尼诺这样一个发生在赤道地带的气候事件,虽然不会对我国的天气气候产生强烈的直接影响,但仍然会通过大气环流等来影响中国。
据统计,近50年来,80%的厄尔尼诺年中国会出现暖冬。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高级工程师周兵说,去年夏天我国东部主要是长江以南地区,降水表现出南多北少的特点;台风尤其登陆台风偏少;冬季出现了暖冬现象等都是由于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还在持续发展,可能会导致我国夏季出现南涝北旱的趋势。”
“史上最热”?有待监测
厄尔尼诺引起全球变暖给人们带来的最直观感受就是天气变化——在中原地区通常表现为暖冬和炎夏,但在我国东北地区、北美地区、日本、韩国等地反而会出现暴雪等极寒天气。这是由于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北极柏林海峡附近冰面大量融化,夏季吸收储存的热量更多,而这些热量会在冬季释放并在加拿大西北部形成一个高压,将北极的冷空气“推”出来,而美洲东海岸和日本海岸恰巧都有较大的海槽,易于冷空气的储存,混合了当地丰富的水汽,就非常容易导致这两个区域附近在冬季出现暴雪极寒天气。
那么,此次厄尔尼诺现象是否会令2015年成为“史上最热”?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张祖强认为,如同人有高矮胖瘦之别一样,厄尔尼诺每一次的过程也是不同的,海温升高的中心有可能偏向东部一点,也有可能偏向中部一点,这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差异非常大。“加上厄尔尼诺的发展有不确定性,对气候的影响非常复杂,今年的具体情况会如何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