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的饮食文化往往反映当地人的性格特点。巴基斯坦人热情和浪漫的性格特点反映到味觉上就是辣与甜。巴基斯坦的辣是缓慢释放的微辣,辣中带酸,那是热情豪爽中的羞涩矜持,一步步沁人心脾。巴基斯坦的甜是温柔细腻的甜,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一直甜到你的梦里。这里的烹饪师们都是味觉艺术家,他们就像画家一样充分发挥运用手中调料进行创作。因此,品尝巴餐最好拥有艺术家的幻想与敏感,否则便辜负了那精心调制的道道美味。
久负盛名“克拉西”
伊斯兰堡是巴基斯坦的首都,全国政治中心。地处内陆,背依高峻的喜马拉雅山,面向宽阔的印度河大平原,东侧是秀丽的拉瓦尔湖,西侧是一片开阔的河谷地带。群山起伏,湖水清澈,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
说到伊斯兰堡的美食,不能不提到羊肉。巴基斯坦是穆斯林国家,人们偏爱吃羊肉和鸡肉。在中国大部分地区,涮羊肉、葱爆羊肉比较流行,羊肉的其他做法并不多见。然而在伊斯兰堡,有一道菜叫炒炖羊肉却久负盛名,当地人把这道美食叫做羊肉“克拉西”,吃的时候一般用一种叫做“恰巴蒂”的粗面饼蘸着羊肉和油乎乎的汤汁一起吃,羊肉一点膻味都没有,风味十分独特。
用羊肉和鸡肉做美味的“克拉西”在巴基斯坦各个省都非常流行,男女老幼都爱吃,不光是饭店,而且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这道菜,就像中国的“西红柿炒鸡蛋”一样普遍。由于羊肉比鸡肉贵很多,所以大部分人平时在家吃鸡肉“克拉西”比较多,羊肉“克拉西”一般是招待客人才会做的。当然也有例外的时候,就是巴基斯坦人在婚礼、生日的时候肯定都会有羊肉“克拉西”。
巴基斯坦人主要食用山羊肉,那里的山羊长相独特,远看像一只大狗,细高而且很瘦,宰出的肉很瘦没有肥油膘,刚开始我看到市场挂的羊腿还以为是兔子腿,不适合中国式的葱爆羊肉或过油肉,炒不烂。所以当地的羊肉做法主要是炖和焖。真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羊呀!
在巴基斯坦,如果给客人的饮食里没有鸡肉克拉西和羊肉克拉西,大家会说饭不够强,或者桌子安排得不够满。因此可以说鸡肉克拉西和羊肉克拉西是最必要的饮食。“克拉西”制作的时候一般要先把羊肉放在锅里用菜籽油炒,再加入西红柿、黑胡椒等各种调料炒和炖,最后把汤汁都收干,整个过程大约需要半小时。此外,还要用到蒜、生姜、红辣椒和青辣椒。
朋友哈提夫告诉我,在巴基斯坦,白沙瓦制做的羊肉“克拉西”是最传统、最地道的,很多来自白沙瓦的厨师不仅在伊斯兰堡、卡拉奇等城市甚至到阿联酋、沙特等国家开饭店,专门制作羊肉“克拉西”。好的羊肉“克拉西”是用1岁左右的绵羊肉制作的,味道非常鲜美,很多阿拉伯国家甚至从白沙瓦空运整只羊到当地以供食用。哈提夫说:“真正的羊肉克拉西源自巴基斯坦北部的白沙瓦,吃起来味道和别的地方不同,因为它不是用菜油炒的,而是用绵羊本身的脂肪炒出来的,而且制作方法上不会太用辣,一般只是用盐炒。我只喜欢吃真正的羊肉克拉西,不太辣。”
巴基斯坦人还擅长做闷罐羊肉。这是一种较有特色的羊肉做法,选用羊腿或肋条肉,切成小块,提前浸入油、胡椒粉、辣椒末、盐、味精、大料等调成的配料中,然后放入陶制的坛子中,坛口用泥密封,将坛子放入地坑中的炭灰里埋起来,或放入馕坑里。几个小时后一坛美味的焖罐羊肉就做好了,用此法焖制的羊肉极为酥烂入口即化,回味无穷。本人最喜欢这种做法,将其列为巴基斯坦美食首选。
名副其实奶茶乐园
巴基斯坦人喝奶茶有着久远的历史,无论在机关、学校、工厂企业还是街头巷尾,茶馆和茶摊比比皆是,人们渴了、饿了、累了、乏了,都要到茶馆去喝一杯奶茶。巴式奶茶的香甜浓醇,既甜蜜,又厚实,给人美好、幸福的感觉。巴式奶茶种类除了甜咸两种外,还有一种克什米尔奶茶,里面加入捣碎的开心果和巴达木果仁,有着漂亮的淡粉色。
巴式奶茶最常见的办法是先将少量的牛奶煮开,加上上等红茶继续烹煮,等茶香味被煮出来后,再加入适量的牛奶继续烹煮,稍后用滤网过滤到茶杯里,再加入砂糖即可饮用。茶、奶、糖互融互渗之味,真可谓奇妙无比。稍微将就点的烹煮办法,是用少量的清水煮开袋装红茶,等煮茶的水开锅后再加上适当牛奶,等再次开锅后,将其倒入茶杯即可享用。快捷方式制作奶茶的办法则更简单,那就是往斟满开水的茶杯里依次加入袋装红茶和少量牛奶,等泡出茶味后,用汤匙取出泡后的茶叶袋,再用袋装茶的线绳来回搅拌,挤出茶叶吸附的茶汁,然后往茶杯里加入砂糖1至2勺,搅拌几下即可饮用。
一般来说,巴基斯坦人每天至少要享用三次比较正式的茶点,那就是上午茶、下午茶和晚上茶点。上午茶一般在上午10时左右,下午茶一般在下午5时左右,而晚上茶点就比较灵活了,一般是在晚间10时左右。为什么每天至少要享用三次茶点?首先,奶茶对于以肉食为主的巴基斯坦民众的消化具有奇效。其次,在巴基斯坦,人们普遍注重享受生活,生活节奏又没有那么快,所以,即使是朝九晚五一族,上班之后,稍稍处理一下手头的急活,接下来就是享用上午茶。不论是在巴基斯坦的政府机关,还是企业公司以及银行等部门,这似乎成了一个不容变更的规矩。不仅如此,每个单位或部门里都有专门提供茶点服务的工作人员。茶点时间来临一刻,这些工作人员便忙碌起来,不一会便将准备好的茶点送到每位员工的房间。上午茶和下午茶基本上没有两样,但晚饭后的茶点,一般是中国人所说的那种绿茶或者花茶,据说主要是为了消食。而上下午茶则有养胃或者充饥之功效。由此不难想象,巴基斯坦不仅是南亚的茶叶消费大国,也是南亚地区的砂糖消费大国,每人每年消费的茶叶和砂糖量是中国人均消费量的好几倍。
茶点时间还是大家相互交流的好机会。在伊斯兰堡,人们之间的沟通交流,上午茶和下午茶似乎为他们多了一个选择。茶点时间不长,费用也相对较低,大家除了在茶点时间里轻松地交流业务之外,更多的是互相联络感情。因此交流的话题也会从工作方面转到家庭方面。不仅会聊起各自的家庭和朋友,与孩子相关的话题更是大家常常谈及的。一到茶点时间,你会看到一家老小数人甚至十多人都会从四面八方、浩浩荡荡地聚集到一起。茶点时间,大人们在天南海北交谈之余,看着小朋友互相打打闹闹,常常会情不自禁地勾起对自己童年的回忆。
在伊斯兰堡,只有一到茶点时间,不论是在街道边的座椅上,还是商铺前的草坪上,都会看到一群又一群喝茶的人。他们一边品茶,一边聊天。虽然他们的收入赶不上西方发达国家,但他们却有自己的幸福和惬意。
伊斯兰堡奶茶馆的生意十分兴隆,这还与老板、伙计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是分不开的。人们从茶馆门口经过,老板或伙计会热情地招呼你进去喝茶,即使不喝茶,也要拉着你坐一会儿,兜里没钱,在茶馆也不会丢丑。茶馆既收现金,也可赊账。喝奶茶是巴基斯坦人世代的嗜好,奶茶是他们天天不可缺少的饮料。因此,巴基斯坦可以说名副其实的“奶茶王国”。
洋葱和柠檬不可少
没来伊斯兰堡以前,朋友就告诉我,这里的人离不开柠檬,“就像中国人离不开盐一样”。来到伊斯兰堡后发现,人们对柠檬的喜爱超过了我的想象,不论煮饭、炒菜还是做汤,都少不了柠檬。
由于和中国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毗邻,巴基斯坦人的饮食习惯和新疆多少有些相似。他们的日常饮食以牛羊肉为主,基本只有炸、烤、炖三种做法,调料大量的使用洋葱、咖喱、孜然、辣椒。蔬菜品种也很有限,做蔬菜的时候,要么是生拌成色拉,要么就是炖,炖得烂烂的,都看不出原来的面目。但是,烤肉的时候,人们会洒些新鲜的柠檬汁;拌沙拉的时候,柠檬片和柠檬汁是必备的;在巴式炒饭中,也少不了柠檬的味道。不仅如此,到伊斯兰堡当地朋友家中做客时,他们都会很客气地给我端上一杯巴式奶茶,里面也有柠檬片。就算是喝中国的绿茶,他们也会“自作主张”加上些柠檬片。
据当地一位医生介绍说,饮食中大量使用柠檬对身体很有好处。巴基斯坦人的饮食以烧烤为主,而烤肉中含有的致癌物又让许多人担心不已。但是,柠檬富含维生素C、柠檬酸、苹果酸等有机酸,还有丰富的橙皮甙等黄酮甙类物质,它们都能有效地分解、中和致癌物,使之转化为无毒物质,还能抑制促进癌细胞生长的各种酶的活性,使其失去作用。此外,将柠檬汁淋在烤肉上,还能帮助肉类释放其自身的香味并去除腥味,使烤出的肉更鲜嫩可口。
巴基斯坦人还特别喜欢吃洋葱,他们在烤肉的时候要配以洋葱,蔬菜沙拉中也少不了洋葱的身影。虽说洋葱的味道有点“冲”,但有一点值得肯定,巴基斯坦人罹患癌症和一些如糖尿病、高血脂等富贵病的比例比较低,洋葱在他们的日常饮食中和柠檬一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洋葱可以分解脂肪,其中所含的化合物能够阻止血小板凝结,并加速血液凝块溶解。所以,心血管病患者在享用高脂肪食物时,如果能搭配些洋葱,有助于抵消高脂肪食物引起的血液凝块。巴基斯坦人的饮食以烧烤为主,在吃较多肉食的同时佐以洋葱,应该算是他们健体防病的一个妙招。巴基斯坦胖人不少,因为他们喜欢吃甜食,但得糖尿病的却不多,这也和洋葱有“密切关系”。很久以前,洋葱就被用来治疗糖尿病,到了现代,医学也证明洋葱确实能够降血糖,而且不论生食或熟食,都同样有效果。原来洋葱里有一种抗糖尿病的化合物,类似于某种常用降糖药,具有刺激胰岛素合成及释放的作用。
至于洋葱和肉搭配而食的方法则有很多。可以将洋葱片和肉块交替串成肉串,放在明火上烤,洋葱可以吸收肉的油脂,并使肉变嫩;用洋葱丝炒肉也是很常见的吃法;如果可以接受的话,在炖肉上撒上生洋葱碎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巴基斯坦人的主食为面粉和大米,除了“恰巴蒂”的粗面饼,还有油饼、油炸土豆馅“三角”。大米常常加上各种佐料做成黄油抓饭和肉抓饭。另一种染有颜色的甜米饭是婚宴的必备食品。他们吃饭不用刀叉、筷子,而是在净手后用右手抓着吃(左手认为是不洁的)。他们的手抓技术十分熟练,而且不怕烫。无论在城市或乡村,盛饭盛菜都用浅口盘子,大概是适宜盛饼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