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文娱圈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4月18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卷福
我的人生比“夏洛克”更精彩
华心怡
  人生,本是一场豪赌。每一个转角,都可能带你走向不同的归宿。

  当世人的喜恶引申为“成就你,或摧毁你”的几乎全部标准时,大抵,这场赌局的艰险,已接近最高值。这一周,我们的主人翁,一个在中国被称为卷福的英国人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主持劳伦斯体坛盛宴。在一场事先张扬的邂逅中,这座城市和城市里的人,给予了本尼迪特·康伯巴奇太过热烈的痴情,一如他在世界其他地方所获的礼遇。毫无疑问,卷福是当今世界上最红的男星之一。从2007年至今,他所参演的包括《模仿游戏》在内的四部电影,都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提名,并有一部夺得锦标。

  一飞冲天的故事,始于2010年冬日里《神探夏洛克》的上映。他不谙人情世故,沸腾的热情只为了稀奇古怪的终极谜案,不按常理出牌的夏洛克,却赢得了最普遍的青睐。当所有人都以夏洛克为标尺,来衡量现实生活中的卷福时,只能说明他所刻画的形象已出神入化。在上海,康伯巴奇说:“其实我的世界,比神探夏洛克更精彩。”

  寻找自我的阔少爷

  如果没有卷福这个角色,康伯巴奇一定也会过得很好。用中国的网络语言来说,他首先是个红二代,其次还是个学霸。

  康伯巴奇的曾祖父是外交官,曾任驻土耳其、黎巴嫩等国大使。祖父则是英国海军少校,曾作为潜艇指挥官参与第一、二次世界大战,常常受到女王的邀请参加各种私人派对。康伯巴奇不需要一个支离破碎的童年去促成自己的艺术萌动,父母恩爱,锦衣玉食,同样滋养了他的哲思。8岁那年他就被送入了寄宿学校。“我想同学们对我最多的评价就是合群,友善,愿意分享,还有一点点小脾气。”

  寄宿学校的生活并没有大多数人想象的那般阴冷,“当然第一天踏入校门时的确非常恐怖,但一转眼就被抛在了脑后。大家一起划船出海,一起野营,一起打板球,和男孩子们一同探险。我有一个完美的童年。”康伯巴奇顿了顿,完美其实有个期限,“到了青春期,成长的烦恼便接踵而至。”他一次次问自己,“我是谁,我为什么存在,我是否与众不同?”康伯巴奇入读了全英国最显赫的哈罗公学,那是所男子学校。

  当你的生活指标远远超过饱暖安逸,那所面对的追求不是纨绔地堕落,便是精神的升华。康伯巴奇在哈罗公学里最突出的表现,便是画画与演戏。油画是康伯巴奇的强项,他还因此获得了艺术奖学金。直到现在参加公益活动时,康伯巴奇还会拿出自己的画作来拍卖筹款。“但这些还是没有解决我的自己怀疑,我只是需要一个朴素的答案。”

  离开与抽离之后,往往更能接近中心。在大学入学前,康伯巴奇来到印度大吉岭的藏区僧院义务教授英语。“那段经历给了我不一样的视角。它离我原本的生活实在太远了,但却更干净,更纯粹。我也想明白了其实我不必太过执着于‘我是谁’这个无解的命题。我其实就是我,坦然地存在。”

  康伯巴奇也想过学习法律,他自己乐了起来:“毕竟我父母在教育上为我花了那么多钱,他们肯定更想看到自己的孩子成为一名律师,而不是可能一辈子在某个小剧院里演话剧的默默无闻的小演员。”康伯巴奇的父母本身就都是演员。“后来我了解了一下法律课程,发现它与当演员同样竞争激烈。好吧,那我必须跟随心的选择了。”

  等待缘分的结婚狂

  与其他英剧美剧不同,《神探夏洛克》中没有一点儿女情长的元素。夏洛克不谙风花雪月,也从未对某个女子动心。那么夏洛克本人如何解读自己呢?“哈哈,你是说他没有生理冲动吗?其实这个是剧情的设置,只为了集中突出他把更多的脑力和体力都集中在思考罪案上,所以弱化甚至遮盖了其他方面。”

  与电视剧中的形象大相径庭,卷福其实是个结婚狂。

  今年7月,康伯巴奇将满39岁。在30出头,演艺生涯刚有起色时,他在接受采访时就说:“我希望30到40岁这段时间,我能完成结婚生子”。这倒不是说康伯巴奇中庸入世,“我只是希望当我回眸这段日子的时候,画面中有我这辈子最重要的人相伴,这才是完满的幸福。”

  不过,卷福可算不上谈情说爱的高手。“在学校的时候,我就常常困惑女孩在哪里。你知道我念的是男子学校。”他坦言,喝醉酒后吻过男孩,“那感觉一点都不好。”而13岁第一次对某个女生动心后,他便开始计划“我是不是该给她写首诗?我们是不是会结婚生娃?”但始终,这都是一场单恋。进入曼彻斯特大学戏剧和艺术系后,他开始与女演员奥利维亚·普拉特交往。两人分分合合12年,最终无疾而终。“到我35岁时‘找合适的另一半’,这个想法常常想得我头疼。出了名,我本能地开始防卫。她是不是真的发现我有魅力,还是仅仅想和夏洛克约一下会?我常常能在第一时间感觉出来,而周围的人也会告诫我,保护我。”

  好在康伯巴奇搭上了自己结婚计划的末班车。今年情人节,他与交往一年的剧院导演索菲·亨特完婚,两人的孩子也将在几个月后诞生。“我和索菲其实认识17年了。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人生体验,也会带来不同的化学反应。我一直积极地筹划自己的婚姻,但我必须等到对的人。”40岁之前,卷福把自己“嫁”了。

  行走江湖的探险家

  康伯巴奇爱探险,不同的经历能使自己丰满并成长。所以,他对“第一次”总是格外期待。

  这是卷福第一次踏上中国大地。“我去了外滩,天啊,在那些建筑面前我觉得自己就身处伦敦的市中心。”他还去了法租界的一家中国餐厅,“和我在伦敦唐人街吃到的一点都不同,别人告诉我这是上海菜。”让康伯巴奇印象最深的是一碗红烧肉:“一点点肥,油水恰到好处,那个酱汁……太美味了。”

  卷福其实很喜欢喜剧,为人也非常随和。有人将卷福的绰号翻译给他听,他哈哈笑了起来:“现在不卷了,等我再留起来。”在劳伦斯盛典上与他搭档主持的陈辰,报出自己的名字,他立即接话:“CHEN CHEN?那大家是不是要叫我BEN BEN ?”卷福名字的缩写,是“BEN ”。看到严谨的“夏洛克”如此表现,影迷们亲昵地评价:原来“夏洛克”是个“二货”。

  走南闯北,并非每一次经历都轻松有趣。2005年,康伯巴奇去南非拍摄电影《直到世界的尽头》,这差点也成了他的生命尽头。当时,有人持枪劫持了他们的车辆。“我的腰眼给枪顶着,感觉糟透了。”最后那伙歹徒在关押他们一夜后又开车将他们扔在了无人区,没留下任何解释便离开了。“那件事后我就想,我来时一无所有,离开时也会如此。所以,我希望有限的人生能够有些与众不同。”

  也是在那之后,他常常干些出格的事儿。突然去澳大利亚坐热气球,又突然去美国玩跳伞,“当然现在这样的时间越来越少了。”除了电影和电视剧的拍摄,被影评人评价为性感声线与完美发音相结合的康伯巴奇还常常为纪录片配音。甚至历史悠久的《辛普森一家》也找了卷福。“我相信文艺是可以影响人的。”

  有些人,从未精心设计或苦心经营,人生却盛如夏花。面对突如其来的闪耀,康伯巴奇却一丝不怯:“我一直知道我是与众不同的普通人。”   

  本报记者 华心怡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新民资讯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动态/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评论·动态/文娱圈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专稿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6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名家示范/ 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拍卖&画廊俱乐部
   第B12版:新民拍卖俱乐部/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目击
我的人生比“夏洛克”更精彩
认真的男人最有型
新民晚报文娱圈A11我的人生比“夏洛克”更精彩 2015-04-18 2 2015年04月1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