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2:新民拍卖俱乐部/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4月18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拍淘金拼眼光
方闻
  许多藏家对于小拍都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许多有意思的拍品虽然起拍价并不高,但是由于其稀缺性,往往会成为藏家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其中还有不少的捡漏机会。在即将于4月25日至26日举行的上海工美拍卖会上,就有不少这样的拍品。

  现在每逢画展,都可以看到许多粉丝拿着本子请画家签名。实际上,这样的“追星”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海上画坛就已经出现。在此次的拍卖会上,有一把海派三十家书画名家签名扇就是最好的例证。在这把扇子上,有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海派书画名家,像唐云先生、马公愚先生、白蕉先生等等。各位名家不仅使用毛笔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还盖上了自己的印章。对于藏家来说,不仅是了解海派绘画的一个窗口,更可以成为鉴定书画落款的一个“标准件”(下图)。

  像这样书画界“朋友圈”的故事,在民国友朋致潘伯鹰的信札集中也可见一斑。这本信札集为上世纪四十年代友朋致潘伯鹰的文稿,所谓文字论交,风流雅士之举。拍品计有章士钊书稿二页,李思纯信札一通二页、诗稿一页,王芃生信札一通一页,郦承铨信札一通一页,雷嗣尚信札一通二页、诗稿一页,李天马信札二通六页、诗稿一页,许伯建《朱竹垞风怀诗案》札记二页,周本厚信札一通二页,陈铭枢《示家康》油印稿一则。

  在书画界,除了信札来往之外,原拓印集也往往可以引出不少佳话,像此次拍卖的一册静乐簃印存原石钤拓线装,其题识就非常有意思:鲤庭砚兄索余稿,愧无以应,爰取笈中自用者百钮钤印之呈教,而此谱助余模拓者高兄式熊也,时壬辰春仲月,吴郡叶丰并记。鲤庭,即书画家陆鲤庭,现在恐怕已被很多人遗忘了,但早年在书画界还是相当知名的。他师从赵叔孺、张石园等,擅书法篆刻,精鉴赏。而拓印这本印谱的则是著名书法家高式熊先生,这也是非常少见的,在题识中予以说明,无疑让收藏者更加宝之。

  相比大拍中的拍品,放在小拍中的书画作品,虽然从估价来看要低了许多,但是其中却不乏可以“淘金”的品种。特别是当你充分了解到一件作品背后的故事,可以让你对于作品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挖掘出其他藏家没有关注到的内涵,这无疑让你有机会获得更大的回报。

  方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新民资讯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动态/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评论·动态/文娱圈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专稿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6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名家示范/ 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拍卖&画廊俱乐部
   第B12版:新民拍卖俱乐部/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目击
小拍淘金拼眼光
瓷器工艺品拍场走俏 关注“血统”最为重要
股市赚了钱,去珠宝拍卖“捡捡漏”
广告
新民晚报新民拍卖俱乐部/国家艺术杂志B12小拍淘金拼眼光 2015-04-18 2 2015年04月1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