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隆精神”生命力强
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呼吁推动建立公平、公正的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新秩序。
佐科说,60年前,参加万隆会议的亚非领导人宣布团结起来争取独立、繁荣和公正,万隆精神由此诞生。60年后,国际环境发生巨变,“那些认为世界经济问题只能由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开发银行解决的观点已经过时”。佐科强调,必须建立一个对新兴经济体开放的新的全球秩序,改变一小群发达国家对其他国家的“统治”。
解读:这么多亚非国家领导人专程来纪念万隆会议60周年,说明万隆精神的生命力依然强大。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亚非国家同过甘、共过苦,是好伙伴、好兄弟。大伙不仅命运相连,更要拧成一股绳,一起赚钱,并努力扩大发展中国家兄弟们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
三大倡议环环相扣
习主席在讲话中提出三大倡议:第一,深化亚非合作;第二,拓展南南合作;第三,推进南北合作。
关于亚非合作,习主席说,“亚非国家要坚持安危与共、守望相助,提高亚非合作水平,继续做休戚与共、同甘共苦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他强调,亚非国家加强互利合作,能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积极效应。
关于南南合作,习主席说,“广大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加快发展、改善民生的共同使命,应该抱团取暖、扶携前行”。他指出,加强南南合作,需要加强机制建设。中方支持印尼方建立亚非中心的倡议。
关于南北合作,习主席说,“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是开展南北合作的政治基础”。他表示,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缩小南北差距,是发达国家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解读:习主席的三大倡议可谓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特别是用词,极其讲究。亚非合作开展得最早,也更深入。现在的任务就是“深化”。而亚非拉国家都涵盖的“南南合作”,则是合作的面还不够广,需要“拓展”。至于讲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合作,则用了“推进”。言下之意,南北合作的进展有些停滞,发达国家需要做更多实事。
亚非合作利益交融
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利益日益交融,中国国力不断提升,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一步推进亚非合作。习主席说:“中国将于年内对已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97%税目产品给予零关税待遇,并将继续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
解读:中国人没有忘记,当年正是非洲兄弟把我们“抬进联合国”。如今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块头儿大了,责任更重”,中国会尽力在政治、安全、经济、发展等各领域“帮兄弟一把”。 田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