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丹
今年车展,你可以看车了。在展区,品牌车回归了荣耀、尊严和闲雅的“风采”。
往年不是不能看车,而是车展几大俗俗气逼人,看脸看胸看热闹,有如“赶庙会”,迎接你的是透视裙、珍珠衫、大浓妆、假媚笑,人挤人一股臭汗味。车子没啥“发言权”,人气逼人,车气低迷。
如果说我们的古代史是一部马背上的历史,现代史可以说是一部被车载起的历史。对车子的尊重,说到底是对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的认可和尊重。车展办得好,可以倒逼各家品牌商攒足精神搞创新。古代有宝马赛,现代有新车展,说到底,这体现一种文化追求和向往。
如果车展提倡一种低俗体验,车展上“拼胸”可以赢,品牌商怎会不跟进?但用创新管理办出好的车展,公众是欢迎的,公众的欣赏趣味可能就从来没低过。
车展需要不需要“噱头”,当然需要。但车展的本质是“展车”而不是“展人”,那“噱头”也应是出在“车”身上。这次没有“车模”的车展,用“质朴的语言”,为我们上了生动一课:做许多事,要有点静气,不能舍本逐末。
>>>详见A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