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个大型十七世纪荷兰古典素描展——“伦勃朗的时代——重要十七世纪荷兰巨匠绘画私人收藏”目前正在龙美术馆(西岸馆)举行。
基于历史、政治、宗教、经济等因素的完美配合,十七世纪的荷兰见证了西方艺术史上最蓬勃的发展。随着荷兰对莱茵河口边境(欧洲关键贸易通道之一)的控制愈发显著,其经济及政治地位同时稳步上扬。与此同时,荷兰从西班牙天主教政教中独立出来。新成立的荷兰共和国人民信奉新教教义,加上社会风气商业化,造就了跟西班牙和意大利等传统天主教国家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风景、静物及肖像画等一系列非宗教题材在十七世纪荷兰艺坛获得前所未有的关注;加上当时荷兰经济繁荣,致使各种不同主题的油画、素描及版画作品需求甚殷。
纵观十七世纪各种画作,当数素描最能完整捕捉当时荷兰的民生与文化。同时素描作品亦被赋予新意义。当时的画家使用各式各样的媒介创作素描、绘画见闻,当中涵盖荷兰风景、城市风貌、当地民生、游历异国所见的景观等,不能尽录。他们透过素描练习和构思油画、版画及装饰艺术等其他媒介作品。
“伦勃朗的时代”将展出81幅精品,全部来自全球最顶尖的十七世纪荷兰素描私人珍藏之一,历近四十载的精心挑选及购藏,尽显藏家之博闻闳览及品味独具。此收藏展搜罗当时最享负盛名的艺坛巨匠之杰作,全面呈现十七世纪荷兰生活与文化面貌。展览共分七个主要部分:“早期创作”、“荷兰风景:风土与季节”、“越洋之荷兰艺术”、“伦勃朗与其艺术圈子”、“生活剪影”、“自然界”及“荷兰精髓”。当中倍受瞩目的包括伦勃朗优美动人的人像习作、亨德里克·亚维康普极其罕见的冬日景致以及雅各伯·伊萨克斯·凡·雷斯达尔的精致风景画,每幅品质及类型均可媲美欧洲及美国知名馆藏。
在此次展览中,最受到关注的非伦勃朗的《交迭双手长发男子坐像》莫属了。这幅素描来自伦勃朗创作于1640年代末至1650年代的一组黑色粉笔人像作品,精巧细腻,神采奕奕。这组作品描绘了男人、妇孺、犹太人、波兰人、长者、乞丐和流浪者等不同人物,虽然画家仅以寥寥数笔在纸上勾划,但却能完美捕捉不同人物的特性、情感及关系。此幅作品正好生动地描绘了一位独坐、作沉思状的男子。伦勃朗被广誉为欧洲史上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其精湛画功于这幅低调内敛的作品中表露无遗。甚少画家能透过纸上简单描绘而精准地捕捉人物动态与内心情感,并掌握最微细的光影表现,这正是伦勃朗的过人之处。
雅各伯·伊萨克斯·凡·雷斯达尔被公认为十七世纪成功的荷兰风景画家之中最重要的一位。他为该类型创作带来崭新气象,对其时荷兰风景画家影响深远。尽管雷斯达尔的油画作品广为人知,其迄今已知的素描画作却仅约130多幅,市场上推出的重要作品更显稀有。《桥与大门景致》描绘典型的荷兰风光,画家以黑色粉笔及灰色渲染手法营造出戏剧效果,树木被风吹拂并透出光线,桥与大门则倒映在被吹皱的水面上。
近期于阿姆斯特丹国家美术馆及华盛顿国家艺廊举行的亚维康普作品展名为“亚维康普,冬日景致大师”,由此可见亚维康普以描绘冬日风景画著称,其地位在荷兰艺术界别树一格之余,其素描及油画创作亦为十七世纪初期荷兰隆冬景致绘画之楷模。与其油画作品相比,亚维康普的素描画作尤其珍罕,仅约200幅作品幸存,其中三分之一属英国温莎城堡的皇室收藏品。亚维康普常使用水彩、钢笔、墨水或粉笔素描,《冬日景致:站在冰上的男女像》此幅亦不例外。其部分作品看似创作油画前的习作,但其余包括此幅在内的大多数作品,画面却见细致描绘,并于右下角有画家的签名,有如预备出售的作品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