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一汽集团与东风汽车同属副部级央企单位,其主要负责人任免需经国资委与中组部宣布后方可生效,立刻引起车界高度关注官方的表态。
由于时处中国新一轮央企合并大潮之际(新华社旗下《经济参考报》4月27日发布消息称,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112家央企有望整合成40家),因此,有关汽车行业两大央企嫡子会否在此次央企整合大潮中“合二为一”,引发无限遐想。
对调可能与老六憧憬
现任吉林省委副书记竺延风,1961年3月出生,浙江奉化人,此前曾长期供职于一汽集团,2007年徐建一接替竺延风执掌一汽后,竺延风由央企高管转战仕途,先后出任吉林省委常委、副省长、党委副书记等职务。
而徐平是1957年1月出生的安微巢湖人,“土生土长”的东风人,自2010年出任东风汽车董事长后,主导“大自主”战略,整合各合资公司资源,提出“和”文化;促成东风沃尔沃合资,让挂有东风LOGO的商用车走向海外;入股PSA,为自主事业输血。
与竺延风的备受关注不同,外界普遍喜欢用“沉稳低调”来形容徐平。
今年3月15日,原一汽集团董事长徐建一在北京参加两会期间被中纪委带走。所以,一汽集团董事长的一把手职位急需接上。
如果,徐平去补一汽,那么竺延风回补东风的可能性并非为零,毕竟他是最熟悉汽车的官员之一。从1983年毕业即进入一汽集团到1999年2月接任一汽总经理,竺延风由一名普通技术员成长为中国汽车界的风云人物。
而若高管对调成真,必将推升业内对两大汽车集团可能进行合并的猜想。
以销量计,一汽和东风是国内位居第二、第三的汽车集团。
2014年,东风累计销售汽车380.3万辆,一汽累计销售汽车308.6万辆,若两者简单相加的话,比排名第一的上汽同期的558.4万辆销量,高出23%。
这一总销量数字,如果放在全球范围,它将位居丰田、大众、通用、现代-起亚和雷诺-日产之后,而跻身全球老六。
站在中国汽车工业“大国崛起”的战略高度上,这种合并或是大势所趋。
合并利弊与大象起舞
以下再逐步分析这种大合并的利与弊。
如果就业务板块分析,一汽和东风之间或许存在相当的互补性。
乘用车合资公司这边,一汽的合资伙伴主要是大众和丰田,东风的合资合作伙伴则是PSA、雷诺-日产、起亚及本田,毫不重复,并有互补。
商用车这边,两家各是商用车排名老大和老三,特别是在中重型商用车上,产销能力相加已经接近150万辆,具备全球性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在自主业务板块,两家都有散而弱的特点。东风风神、东风风行、郑州日产(东风风度)和东风小康的东风四大自主板块,2014年销量不足70万辆;一汽轿车、一汽夏利和一汽吉林的一汽三大自主板块,去年总销量不足30万辆。
所以,如果两家合并,最大的挑战将来自于对自主业务板块的梳理。
当然,两个巨无霸之间如果合并,那将是一个多么浩大的工程。
这毕竟涉及两大国有汽车集团逾20万人、超过20个生产基地、300多家控股参股等关联公司,涉及面非常之大。
如果参考南车北车合并后拟定中文名称: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中车”。
那么,一汽和东风如果合并,合并后的名字会叫“中国汽车集团”么?
另一大猜想是,上汽再带领着一两个小兄弟也合并了。
若真这样,以后在全球汽车舞台,就有两头来自中国的大象在前台唱起主角来啦。 罗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