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即礼物
近20年时间,自由舞者谢欣先后辗转于广州、上海和北京,担任过四个舞团的演员,随团参与了20多个国家的艺术节交流演出,其间还为自己安排了近半年的留学访问。这种不断转换工作的状态并非被动接受,而是她的主动选择。谢欣自嘲是个好奇宝宝,对这个世界有着浓厚的兴趣,当她在一个地方感受不到继续前行的动力时,她就会选择离开。“我总是有一种强烈的好奇,压倒了我对安全和稳定的依恋。每一步变化都能给我带来成长,我觉得这是生活给予我最好的礼物。”
蜕变即成熟
这次上海之春,谢欣带来了自己的作品《面对·对面》,用肢体展现了她们对过去10年时光的回顾与审视。舞者在人群围成的小小空间里完成了一系列动作,同时与周边的部分观众进行了一些肢体的互动,例如拥抱,牵引,倚靠……他们时而将手中的沙子从指缝间徐徐流泻,时而用力将沙包扔向墙壁,观众能从中体会到一种生命的疼痛、重生的轻快。对于失去,对于成长,借舞蹈的分享达成了默契。
十多年来,谢欣追随着自己的舞蹈观念,坚持用自己的思维、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古典舞出身的她,逐渐蜕变为一位成熟的现代舞者。如同在她舞蹈中体现出来的,跳舞不是在呈现美,而是在创造身体的可能性。她说:“身体是我们的工具,我们要用身体真实地表达自我。”
眼界即灵感
多年的奔波辗转后,30岁的谢欣选择来到现代舞相对沉寂的上海,愈发的忙碌。携经过改编的《面对·对面》参演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之后,她马上回到北京,加入《亚彬和她的朋友们》的欧洲巡演,此前,她还为上海歌舞团的朋友创编新作出力。
用谢欣的话来说,眼界对于舞者是非常重要的,看得越多,自身的限制就越少,创作的灵感才会不断涌流。从美国纽约到法国巴黎,从德国柏林再到以色列,她对舞蹈的感受不断被冲刷,她将自己敞开,汲取着各种养分,再将它们揉碎、转换、吸收,成为自己的能量。每一段经历都是一种积淀,使她成为更新的、更成熟的谢欣,而这,也坚定了她继续前行、不断成长的信念。
本报记者 张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