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论坛/新民环球
     
本版列表新闻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副院长 沈丁立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副院长 沈丁立
     
2015年05月07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黑人骚乱显示美种族歧视未消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副院长 沈丁立
沈丁立
  半个世纪前,马丁·路德·金发表演讲《我有一个梦想》呼吁种族平等。但他的梦想似乎并没有完全实现。从去年的弗格森骚乱到今年的巴尔的摩骚乱,由美国黑人遭警察不公正对待而引发的非裔人群骚乱频繁发生。

  如今,美国黑人的地位究竟如何?美国警察是否的确存在过度执法的问题?美国的种族问题又将会何去何从?

  本版编辑特请专家做详细解读。

  1  黑白“隔离”远未消除

  问:如今,美国黑人的生存环境究竟如何?

  答:美国黑人长期受到歧视。尽管美国早在1865年就通过《宪法第13条修正案》,进而废除了奴隶制,但是种族歧视与隔离仍持续存在。在此后的一个世纪中,美国许多地方采取了“平等但隔离”的措施,所谓人人平等只停留在口头上,多数地方依旧奉行种族隔离政策,美国人事实上并不平等。这导致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波澜壮阔的民权运动,以马丁·路德·金、罗莎·帕克斯等为代表的美国民权领袖通过他们杰出的引领,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的民权立法,终于在法律上扫除了以种族隔离为标志的歧视制度。

  但美国人权进步是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表面上,丑陋的隔离制度已扫入历史垃圾堆,甚至非洲裔美国人已出任包括总统、国务卿、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以及参联会主席等要职,但人们心里存在的黑白隔离迄今还远未消除。

  美国黑人在居住、生活、就业、教育和医疗等社会生活领域明显处于弱势。在居住方面,尽管美国法律已赋予黑人自由选择住宅权利,但隐性种族隔离仍愈演愈烈。1958年,55%的白人不会因为邻居是黑人而搬走,但到1978年时这一比例已上升到85%,这种软性隔离在美国城市尤其是大都市迄今难见改善。由于交通工具与居住条件限制,多数黑人集居于城市中心地带,形成黑人区,美国社会于是被人为分割成两个不同社会。

  在生活和就业方面,黑人状况不容乐观。黑人和其他少数民族处于美国底层,生活状况与白人相差悬殊。十年前美国非裔家庭收入只有白人的1/10,黑人所获福利也仅是白人的3/4。2004年,美国黑人的贫困比例高达24.7%,而白人比例仅8.6%。在新奥尔良市,50万居民中约有1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其中大多数是非裔。2005年洛杉矶黑人家庭年均收入3.1万美元,白人家庭为5.3万美元。黑人占洛市总人口的10%,却占这个“天使之城”流浪者总人口的30%。十年来,情况还在恶化。

  在教育方面,美国城市学校主要以低收入的黑人或其他少数族裔学生为主,郊区学校则以中产阶级的白人学生为主。由于美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所造成的学校资源差异,直接影响到学校经费、师资、设备和教学质量,而教学质量的差异又是横亘在黑人进入主流社会面前的障碍。从上世纪70年代起,亚特兰大地区按考试成绩划分,前十名学校均为白人学校,而倒数前十名全为黑人学校,这种格局沿袭至今。

  在医疗方面,美国也形成了种族隔离的两套体系。生活在中心城市的黑人穷人在拥挤不堪、缺乏资金的公立医院接受治疗,而有私人医疗保险的白人则去设备先进、服务良好的私立医院。加上城区更多的污染威胁,黑人平均人寿比白人要少6岁。由于缺乏医疗保险,美国每年有8万多名黑人死亡。美国每20万黑人中感染艾滋病的高达76人,比白人多7倍。

  可见,即便社会发展至今,美国黑人的生存环境依旧不那么令人乐观。

  2  警察执法涉嫌过度

  问:美国警察是否普遍存在过度执法的问题?

  答:去年7月17日,纽约黑人小贩加纳被警察锁喉致死。8月9日的弗格森黑人青年布朗被警察开枪打死,陪审团却做出不起诉杀人警员的决定,民众抗议迅速演变为一场波及美国34个州90座城市的大规模骚乱。今年4月12日,25岁黑人青年格雷在巴尔的摩遭警方盘查试图逃跑时脊椎严重受伤,不治身亡。格雷的死亡使得巴尔的摩成了美国严重骚乱的新地标。

  在美国,警察地位相对崇高。作为执法力量的警察代表着法律和正义,有着一言九鼎的权威。这种地位,既为美国的法律制度所设计,也为美国人自诩的法制社会所赋予。但物极必反。当美国警察被赋予了极大的执法处置权后,他们如何使用自己的权力,如何保障自身权力不被滥用,则是一个老大难问题。

  如前所述,法律层面的种族歧视消除了,但在民众心理和社会实践中的软性隔离还在延续,美国警察对黑人施暴就是明证。美国频繁发生的涉及非洲裔美国人的警察暴力事件,其比例远远高出其他族裔美国人面临警察所可能遭遇的风险,因此长期被认为是由于警察暴力执法所致,而事实也的确如此。但由于警察本身具有执法处置权,取证警察执法违法必然十分困难。在过去的一系列此类问题中,美国司法部门还往往做出对警察有利的判决。对于黑人来说,由于地位低下,没有后台,白人警察往往敢于在执法中过度保护自身,敢于在面对黑人涉嫌违法时滥用权力而不惧惩处。通常情况下,这就是屡见不鲜的美国警察对黑人粗暴执法的心理原因,由此引发民众维权抗暴也就理所当然。 

  直至前不久发生的史考特事件,历史惯性才得以逆转。

  今年4月4日,白人警察斯拉格枪杀黑人史考特的全程被目击者完整拍摄,这成了证明这名警察过度执法的有力证据。在接受调查的过程中,涉嫌警察表示是由于黑人抗拒对其构成威胁才开枪执法,而视频所显示的恰恰相反,黑人逃离时并未携带武器,更未对警察构成威胁。目前,斯拉格已被解雇并面临谋杀指控。而在4月12日的格雷“非正常死亡”案中,检方已认定格雷死于处置不当的6名警察手中,大陪审团将以二级谋杀等罪名对他们进行集体起诉。

  3  近年骚乱还算“温和”

  问:与过去相比, 非裔人群的骚乱是否更严重?

  答:近年来,美国警察对黑人粗暴执法屡屡引起种族骚乱,但这几次民众的反应总体还算“温和”,抗议示威尚能把握合法抗争的分寸。

  历史上美国还发生过几起重大的种族骚乱,它们也多和黑人抗争相关,当时造成的损失还更大,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南北战争期间纽约市征兵暴动、1968年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遇刺事件以及1991年的洛杉矶罗德尼·金被打案件。

  1968年4月4日,马丁·路德·金遇刺,引发全美超过100个主要城市的抗议骚乱,数十人死亡,数千人受伤。仅芝加哥就动用了超过1万名警察并实施宵禁,消防部门无力应对大量的纵火案。在马丁·路德·金发表《我有一个梦想》的首都华盛顿特区,游行人数超过2万人,约翰逊总统下令部署超过1万名联邦执法人员予以警戒,海军陆战队在国会山上架起了机枪,陆军则守卫白宫,全市实施宵禁并禁售枪支和酒类。骚乱期间,超过1000座房屋遭焚烧。此次骚乱加大了种族隔阂,助推了白人为逃避废除种族隔离影响而向市郊迁徙的趋势。

  1991年3月,非裔美国男子罗德尼·金因超速被追捕,4名洛杉矶白人警察最终将其抓住并暴打,现场录像播放后引起全美震动。上述警察先被控过度使用暴力,后被判无罪,又引发了长达6天的严重骚乱,导致53人死亡,数千人受伤,1多万人遭逮捕,超过1000座房屋被焚毁,损失更达10亿美元,这成为美国历史上代价最大的一次骚乱。

  4  痼疾不会立刻消除

  问:美国种族问题将何去何从?

  答:今天,非洲裔美国人奥巴马已经入主白宫,但是马丁·路德·金关于美国各民族平等的梦想还远未实现。奥巴马七年前当选总统,黑人选民兴奋落泪,期待种族歧视问题就此得到根本解决,但黑人被歧视事件仍屡屡发生。奥巴马上任第一年就碰到一个难题。哈佛大学一位黑人教授回家因忘带钥匙而破门而入,但因邻居投诉而被警察严厉处罚,奥巴马马上发表讲话,声援这位教授,但受到美国全国警察协会的抗议,奥巴马只能致歉,并请当事警察和黑人教授到白宫喝啤酒言和。

  经过几年历练,奥巴马对处理种族事务复杂性的敏感更有领悟。碰到类似事情,他既要显示出自己作为黑人总统对美国社会歧视黑人的谴责,更要依据美国法律从每次事件的是非曲折进行把握。在格雷事件发生并引起骚乱后,奥巴马称非洲裔美国人死于警察之手在美国已成为“缓慢发展的危机”,同时强调只有获得证据才能对事件定性。

  对于美国社会的继续进步,很少有人予以怀疑。但对于这个社会以何种速度进步以及如何发生变革,则又很少有人能够乐观。美国法律层面的种族歧视貌似消失,但人们心灵之中的隔阂还将长期存在,绝非再有几次警察过度执法并引发造成若干骚乱就能平息。从华盛顿独立开国到林肯释放黑奴,从罗莎·帕克斯在公车上拒绝执行隔离法而让座,到马丁·路德·金发出震撼世界的平权呐喊,美国在平等道路上迈出了几个里程碑。

  然而,美国社会顽固存在的种族歧视之痼疾还不会立刻消除,这既是美国的悲哀,也是人类的不幸。在走向公平正义的道路上,美国还有重重障碍,还有更多里程碑需要建树。人们,不要放弃理想,更不可失去希望。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化新闻
   第A16版:文化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财经新闻
   第A20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1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B04版:教育/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红场阅兵特刊/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红场阅兵特刊
   第B08版:红场阅兵特刊/军界瞭望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2版:饕餮四海/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美食地图
   第B14版:优游食林/好吃周刊
   第B15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
   第B16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9版:广告
   第B2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4版:大购网专版
黑人骚乱显示美种族歧视未消
中俄携手纪念战争是为避免战争
新民晚报论坛/新民环球B02黑人骚乱显示美种族歧视未消 2015-05-07 2 2015年05月0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