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杭州市园文局认定,目前杭州民营博物馆的数量已近20家。这其中,有收藏眼镜的、有专注锡器的、有钟情圆木的,这些博物馆的珍贵藏品妙趣横生、五花八门,它们是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人,它们静谧地湮没于住宅里、写字楼中、甚至民居后巷,无言地诠释着漫长岁月的流逝。
市场里的古陶瓷博物馆
杭海路九堡服装辅料市场外,一幢5层的楼房,“杭州土火斋古陶瓷民营博物馆”就隐藏在这个看似有点不搭界的地方。於优明是这个博物馆的当家。
博物馆在4楼,展厅被隔成了3块空间,一个展厅里展出的是清代官窑,另一个展厅则以清代民窑为主,而中间的展馆轻易不开,因为里面展出的都是老於的心头好,也算是这个私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了。
跟着老於先逛逛民窑馆。民窑馆里有一个四四方方的瓷罐,和寿字经盒不一样的是,瓷盒面上的画就喜气很多了,有葫芦、花鸟、古钱币的图案。老於说,这是老底子的粉彩花鸟钱罐子,也是有钱人家的物件。
沾了主人家的光,老於带我们逛了轻易不对外的馆藏精品区。
这个精品馆里,还有个小物件也是於优明早年收的一件宝贝——乾隆年间的粉彩鸡缸杯。老於说,鸡缸杯当以成化斗彩最为著名,到明代晚期那杯子就已是珍贵的收藏品了。而他收藏的这个是乾隆皇帝命令仿制的,虽是仿古之作,可同样珍贵。
老於是办企业的,却对收藏情有独钟,玩了20多年收藏,几乎把所有赚来的钱都砸进去了。问老於怎么会想到自己办个博物馆?老於笑笑,“以前是独乐乐,现在就想着能众乐乐,就想建个平台,专业人士能来探索交流,普通老百姓也能进来看看。”
大楼内的丝绸博物馆
千里迢迢来杭州,半为西湖半为绸。杭州丝绸看哪里?除了中国丝绸博物馆外,还有个地方你可能想不到:天成路68号,杭州本土知名丝企万事利集团的大楼里,隐藏着一个小而精的丝绸博物馆。2013年1月,博物馆获得杭州市园文局文物处批准成立,是我国第一座民办的丝绸文化博物馆。
关于丝绸的冷门小知识,这家博物馆里收集整理的,有些你真的没料到。
比如,丝绸和造纸术有关系吗?还真有。据说古人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蚕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被称为“丝绵纸”。
长知识之外,在万事利丝绸博物馆里你还能看到许多珍品。清代文武官员丝绸官补全系列、来自丝绸之都法国里昂百年前的世界第一套丝绸教课书、第一块丝巾印花台板等等。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孔雀裘想一睹真容么?在这里你能找到答案。制作孔雀裘的真丝孔雀线,是由孔雀羽绒、金丝线、蚕丝三种原料织成。在博物馆里,就陈列着一副孔雀锦。博物馆里陈列的仿乾隆帝龙袍,龙鳞用的就是真丝孔雀线。
难能可贵的是,在万事利博物馆,你还能欣赏到各种巧夺天工的现代刺绣工艺作品——苏绣的乱针绣与平细绣相结合,吸收了西洋画中的明暗原理,打造出《蒙娜丽莎的微笑》;采用传统缂丝工艺制作的观音像;精湛的双面绣绣出的月下美人,夜皇后昙花,生动逼真,色彩鲜明…… 王丽 沈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