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备开业事务艰巨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徐明棋指出,卡马特上任后,面临的筹备开业事务十分艰巨。
行长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落实各国认缴的500亿美元资本金实缴到位,否则明年开业将受影响。
第二是与四位副行长协调,建立起良好的工作关系,同时按照国际开发银行的业务运行要求,构建起财务、审计、项目评估、信用测评、风险控制和内务行政管理等各部门构架,招聘合格的技术营运和管理人才。
第三是协调和协助理事会和董事会起草相关章程和管理条例,使银行运行有法可据、有章可依。
第四是考察金砖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需求,为开业后第一批贷款和投资项目作准备。
协调精神最为重要
“行长人选确定,领导团队将加快组建,进而一步步推进金砖银行具体计划。”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立坚认为,卡马特上任后将协调成员国资源,组织各国精英,搭建合理架构,使得各成员国的权利和义务合理匹配。“在这个过程中,协调精神、责任心和积极性是最重要的。”
徐明棋表示,金砖银行采取理事会、董事会、行长会三层架构,董事会和行长会都常驻上海总部工作,这一方面给行长与董事会之间的协调提供了方便,另一方面也可能使得两者的分工在开始时较难界定。行长如何在理事会、董事会授权下开展日常管理工作,尚需要在实践中摸索。
另外,金砖银行工作人员基本上由五个金砖国家推荐录取,国别比例可能需要有所照顾。这样会使不同国家工作人员的资质和能力难以用一个标准筛选,从而影响银行运行效率,对行长也是挑战。
与亚投行互补强化
在金砖银行筹备过程中,亚投行是否会抢去其风头的猜测一直存在。但孙立坚认为,两者运行模式存在差异,应该是互补或者说强化的效应。“金砖银行和亚投行有交集,但金砖银行侧重于新兴市场国家,通过五个成员国以点带面,辐射周边国家。而亚投行把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双边合作协调在一个更大的平台上,把原来碎片化的发展模式整合起来,旨在为‘一带一路’服务。”
不过毋庸置疑的是,中国在金砖银行和亚投行中的重要角色,都意味着中国金融大步向前“走出去”。孙立坚认为:“过去加入世贸组织,我们的角色是‘加工场’。现在主导金砖银行和亚投行这两大国际金融组织,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提供金融支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都是我国金融国际化的重要举措。”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金德环则表示,金砖银行和亚投行总部一个在上海一个在北京,早在创始阶段中国就处于主导地位或者说重要地位,这都体现了中国经济的影响力。“在世界银行迟迟难以改革的背景下,中国利用自己的经济话语权,组建新的国际金融组织,体现出发展中国家也能在国际金融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也是督促世界银行加快改革步伐。”
本报记者 丁珏华 张钰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