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此前对泳池人数并无明确限制,“超载”情况经常发生,尤其是在夏季游泳高峰季节,各大游泳馆基本都是人满为患。而与原执行的《游泳场所卫生标准》相比,新标准首次规定了泳池的最多接待泳客数,即瞬时最大承载量,堪称“史上最严”。根据新标准,公共游泳场所的瞬间最大承载量,将按照人均2.5平方米面积计算,由游泳池的池水面积除以2.5,即得到最大接待泳客数。比如一个面积为500平方米的游泳池,能同时容纳的最大泳客数为200人。
既然规定了瞬时最大承载量,如何控制每场游泳人数?新标准主要通过控制更衣柜的数量来控制泳客数量。根据新标准,公共游泳场所的更衣柜按照“一客一用”的要求设置,供泳客使用的更衣柜最大数量不超过最多接待泳客数。也就是说,一个最多能同时容纳200人的游泳馆,更衣柜的数量不能超过200个。
另外,新标准还规定,对于一些设置游泳池的健身会所,用于健身的更衣柜和泳客的更衣柜应有明显标志区分,并在区域上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