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5月14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报观点
“领导专用词”折射出官本位陋习
王晓磊
  在南方某省采访时,记者获悉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同行,提出想到一个区县去搞调研,了解基层情况和百姓生活。

  当地一名干部听说后,很不以为然,大加嘲讽: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年轻记者,怎么能使用“调研”二字?并振振有词地称:在我们这儿,只有主要官员下基层才能叫“调研”,别的级别的领导下乡都只能叫“了解情况”。言下之意是,该年轻记者有“僭越”之嫌。

  事情虽小,但其中折射出的无孔不入的官本位心态,让笔者感到惊讶:从什么时候起,连一个“调研”都不准人使了?

  所谓“调研”,不过就是调查和研究,无甚神秘和高不可攀之处。无论工人、农民、学生、记者,人人都可以搞调查研究。这种权利不但不能剥夺,还应该提倡和鼓励——不搞调查研究,怎么能了解真实情况呢?

  凡事都要打上行政级别的色彩,连一些老百姓常用词语都不放过,是一种陈腐的官场文化,是长期为公众所厌见的陋习。其所要“垄断”的不是一两个词,而是以此作为身份标识和权力象征,拼命要区别于公众、对立于公众。

  一些人浸淫其中久了,不以为怪,反而以熟稔这种陋习为荣,对此津津乐道,还拿来教训年轻一代,这是典型的嗜痂成癖,也说明了不良文化会有惯性,清理需要时间。

  中央三令五申反对官僚主义。由于积习已久,官僚主义不仅体现在工作大事上,还体现在许多思维习惯和日常细节中。纠正官僚主义,一些官员干部要从说话开始,请把“调研”还给我们老百姓。(王晓磊 刊今日新华每日电讯 本报有删节)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专版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文化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文化新闻
   第A21版:文化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目击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广告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专版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03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04版:博览/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10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B11版:好吃周刊
   第B12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4版: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15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
   第B16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9版:广告
   第B2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4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堵住冒用敬老卡的制度漏洞
有百利,无一弊?
单身的刚需
“领导专用词”折射出官本位陋习
很不“自然”
追求“真实”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2“领导专用词”折射出官本位陋习 2015-05-14 2 2015年05月1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