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导演遇见“天使”
圣马可童声合唱团由尼古拉斯·博成立于1986年。合唱团的成员都来自同一所学校,年龄在10-15岁之间。《放牛班的春天》上映之前,该合唱团在法国里昂已经享誉十多年。
2003年,出身于音乐学院的克里斯托夫·巴拉蒂准备拍摄自己的第一部电影长片。他写了一部关于儿童合唱团的电影,为了片中的小歌唱家们,他四处寻访心目中天使般的男孩和天使般的合唱团。他几乎走遍了全法国,却不尽如人意。之后他抱着最后的希望来到里昂,与新锐作曲家布鲁诺·库列斯拜访了圣马可童声合唱团。
当时合唱团正在为一个巡演作准备,尼古拉斯·博回忆起当年与巴拉蒂相见情景,“几乎一拍即合。他们喜欢合唱团的工作方式,还有它的声音。”
当时,尚-巴堤·莫里耶已经是圣马可童声合唱团的一名独唱演员了。导演在找到他心仪的合唱团的同时,也找到了他心仪的独唱演员。这个有着碧蓝眼睛和金色头发的13岁腼腆少年,成了《放牛班的春天》里那个顽劣、自负又忧郁的天才儿童的不二人选。
多年之后,当初扮演电影中合唱团的小歌唱家们已经长大,现在回头看,这部电影几乎就像是为圣马可童声合唱团量身定制的。“这部电影对很多孩子来说都是一种启示,他们懂得了比热爱音乐更多的事情,他们同样也明白了合唱团也可以吸引年轻人。”
讲述爱与拯救的故事
那是一个音乐与孩子,爱与拯救的故事。当年那个饰演音乐天才的尚-巴堤·莫里耶,现在已是法国新生代男演员。近十年后,作为莫里耶曾经的老师,尼古拉斯·博由衷地感慨,“其实,莫里耶也曾有和电影中相似的经历。”
莫里耶沉默、害羞的眼神和清澈的童音,永远留在电影里。电影公映后,他就离开了合唱团。“尚-巴堤·莫里耶是一个出色的音乐家,皮埃尔是个好的歌者。最终,电影中的皮埃尔与他达到了某种程度上的相似。对于他来说并不是每一天都是一帆风顺的。”
电影中的音乐教师克莱门特,对音乐的热爱,对顽劣孩子们的循循善诱,亦令人印象深刻。在尼古拉斯·博看来,他在合唱团中的工作和克莱门特在电影中所做的基本上相同:指挥家教导孩子们团结、互相帮助,体会在一起的愉悦,让孩子们在音乐中获得真正的自信。“这就是为什么我在与演员一起工作的时候会强调,最重要的事情并不是表现音乐,而是展现孩子们之间的关系。”
“获得孩子们的信任是很重要的,而让他们获得自信这一点更重要。关键是要告诉他们,我们赞赏他们并且是在帮助他们好好成长。我们是来教会他们团结、获得成功,感受在一起的愉悦和成功工作的快乐……这就是这部电影的一切,这也是我们作为演唱者每一天都在做的事情。”
尼古拉斯·博的初衷是建立一个优秀的、有艺术价值的欧洲儿童合唱团,“就像英国和德国之前所做的一样。同时我也想为孩子们提供一个获得音乐教育的机会。从特别的专业水平上讲,我认为有激情并且有积极的态度来投入其中是非常重要的,中小学的男学生是最适合的人选。”最终,他的热诚、积极和富有纪律的教学方式让他的合唱团得到今天的荣誉。
为合唱团量身打造的音乐
《放牛班的春天》曾获法国金球奖最佳电影奖以及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最佳外语片提名,由布鲁诺·库列斯担纲创作的音乐荣获了法国凯撒奖最佳电影音乐、最佳音响两项大奖与欧洲电影奖最佳电影音乐大奖,并以《眺望你的路途》入围奥斯卡最佳电影主题曲。
据尼古拉斯·博介绍,在导演和作曲家选择圣马可童声合唱团之前,这些音乐还没有创作出来。“当他们选中我们的时候,他们开始写乐曲,他们相信我们的合唱团可以演绎它。”
合唱团演绎的曲目十分广泛,从格列高利圣咏到21世纪现代音乐都有所涉及,合唱团对当代音乐的演绎尤其出众。他们在音乐会上亦表演各类大众化的音乐。在尼古拉斯·博看来,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并没有技术上的区别,“我们教孩子们如何运用自然所赋予他们的声音,也就是教他们不同的音乐风格以及如何来诠释它们。这就像一个演员,他能够演喜剧,也能够演戏剧性的角色。在音乐世界里,解读所有的风格非常重要,这同样也是教育的一部分。”